2)第十一章 圣贤辈出的伽蓝_行者玄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力地读了几行之后,玄奘又打量了一下这个塌毁了一半的房间,感慨地说道:“真想不到,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便是当年胁尊者住过的房间。”

  “真的吗师父?”圆觉惊讶万分,“这上面都说了些什么?”

  “这上面说,胁尊者名叫波栗湿缚,年轻时并非佛徒,而是婆罗门教的大师,直到年近八十岁时方才从佛陀蜜多大师出家……”

  玄奘继续往下看,从这些斑斑驳驳的字迹中,他大致明白了这位尊者的一些事迹,以及这个名字的由来——

  八十岁的婆罗门大师改变信仰,成为佛教僧侣,这在当时是件大事。很多人都觉得尊者是因为年纪大了想去庙里混饭吃,一些年轻人甚至直接讥笑他说:“愚蠢的老头,竟然浅陋到如此地步!出家之人,有两件事情要做,一是习定,二是诵经。你已经这么老了,绝不可能会有什么进展,何苦到佛门里去混日子呢?”

  面对人们的种种讥嘲,尊者当场立下誓言:“我若不通三藏真理,不断三界欲念,不得六神通,不具八解脱。终不以肋触席!”

  按照佛教戒律,比丘睡觉不能仰卧,不能俯卧,只能侧卧,所以肋骨一定会接触到床铺,胁尊者的发誓就等于说,不把佛经读透就不躺下来睡觉了。

  尊者说到做到,他从此日间研习理教,夜间静虑凝神,不眠不休地精进修炼,历三年而大成。学问贯通三藏,断绝各种欲念,获得出世的智慧,当时的人无不敬仰。因为这个别具一格的誓言,人们便尊他为“胁尊者”。

  “原来是这样啊,”圆觉听了师父的介绍,对这位大师也是极为钦佩,连连点头赞叹。

  玄奘看着铭文道:“这位胁尊者十分了不起,他是马鸣菩萨的老师。当时的印度佛教正处在部派时期,各派之间的歧义和争论很厉害,迦腻色迦王每日请一位论师入宫说法,结果每位论师所讲的都不一样。王深感部派纷争对佛法的传播不利,便与胁尊者商议发起结集,对小乘十八部的说法进行整理,并召集以世友法师为上首的五百罗汉对经、律、论三藏进行统一的整理……”

  后同于三百年由萨婆多部出又由犊子部出之四部,次由萨婆多部更出次由化地部出于三百年之末,由萨婆多部更出于第四百年由萨婆多部复出。萨婆多部共出九部加入雪山部为十部。复加前大众部之八部为十八部。其他有义净所见之十八部。以上十八部为末部之分派,加之以根本上座大众之二部为二十部。

  后面的字迹越来越模糊和难以辩认了,他只能一点一点地往下念:“五百尊者先造十万颂《邬波弟铄论》释《素呾缆藏》;次造《毗奈毗婆沙论》释《毗奈耶藏》;再造十万颂《阿毗达磨毗婆沙论》释《阿毗达磨藏》。其中,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