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2章 江湖处处是学问_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江湖处处是学问

  别人都在老老实实排队,等候接受检查。

  而自己乘坐的这辆车却能畅通无阻,这是因为什么呢?

  难道就凭这辆吉尔卡车资历老,别人尊老,给它特殊关照?

  韩晓康对此有点好奇,“我看检查站那里,也有两辆货车停着接受检查,王师傅你怎么就能顺利通过?”

  驾驶员王师傅得摆点谱,不便于回答这种小问题。

  很有眼色的助手小马替他开口了,“不奇怪,小韩同志,我们车上挂着那么大的条幅哩!”

  直到此时,韩晓康才恍然大悟:感情早上装车的时候,王师傅他们不辞辛苦,非得往车上张贴那些东西。

  原来这玩意儿,居然相当于《道路通行证》?

  花几块钱买红绸,然后自家拿小排刷用油漆往上面一写,没想到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学到了学到了,这倒是一记妙招。

  用这种法子,接下来又继续顺利通过了好几个检查站。

  在随后的路途当中,王师傅遇到路边,有人挑着重担往前走的话,也会减慢车速,让助手小马问对方要不要坐车?

  这么一路问下来,倒也揽到了几次客。

  每次遇到这种挑着重担要搭顺风车的人,王师傅都会向他们,收取1元到3元不等的车费。

  至此,早上装货的时候,王师傅为什么非得要搬运工,把麻袋往车厢前面摞的真实用意,才逐渐明晰起来:

  原来他是想靠拉人拉货,好赚取外快啊。

  就这么一路走走停停。

  等到货车行驶到中午,大家都饿了。

  正好助手小马早上在餐饮服务社里灌的那一壶水,此时也喝完了。

  所以中午时分。

  王师傅在路边,选了一家“桐胜公社廖家湾大队集体饭店”门口停了下来,准备吃饭。

  这家饭店很简陋,无非就是中间没有隔断的4,5间瓦房屋子作为大堂。

  另一间大房子当厨房。

  明厨明灶,在厨房里忙活的那些厨子,和打下手的二把刀的一举一动,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地方偏僻,店不大。

  但不得不说,在巴蜀地界里,这些厨子随随便便做出来的饭都很好吃。

  王师傅让助手进去点菜。

  而他自己则提着一个非常大的水壶,摇摇晃晃来到饭店旁边一个凉棚下,卖开水的摊子前面。

  在这个时期,虽说不允许私人参与任何经济活动。

  但是如果年龄大一些的生产队社员,在路边摆点摊、卖点开水供过路人解渴的话,倒也没事。

  这是因为这种所谓的“生意”,实在是太小太小了!

  小的连公社“反私队”都懒得管他们。

  老话都说苍蝇再小也是肉,可他们这种买卖,连麦蚊都算不上。

  走近茅棚。

  “开水好多钱一杯?”王师傅故意用土话问。

  对方是一位看上去只有50出头,眼里泛着这个时期,很少见的生意人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