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1章 到处都是限制_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吉尔卡车设计之初,优先考虑的是它的越野性能。

  设计师当初就是着重于,让这个型号的卡车,倾向去拉矿石这种体积小、但很重的货物之时的通过性。

  所以用这个型号的车来拉粮食的话,其实装不了多少麻袋。

  就这,王师傅还要求粮站的搬运工师傅们,尽可能的把麻包往车箱前面装,从而好把车厢的后半截尽量的空出来。

  为了让前面装的太高的麻袋不至于坍塌。

  王师傅还很贴心的,在货车车厢中部,请人专门焊接的两截大钢管。

  然后将早就准备好的木棒,往管子里一插,接下来再横上几根细一些的棍子。

  于是一道可拆可用的木桩隔离栏,很快就搭建好了。

  或许,他这是出于给货车配重的考虑?

  韩晓康是这样猜测的。

  要求搬运工师傅们,把堆积如山的装着粮食的麻袋,尽量往车厢前部往高摞?

  这种做法,无疑会极大提高搬运工的劳动强度和难度。

  而粮站里的这些搬运工,都是粮站从附近找来的临时工,他们按天算钱,并不是论麻袋数量。

  这是因为按照粮站领导他那狗屁不通.不是,是出于他那朴实、无私的想法来看:

  要是给工人们按照计件来发工资,这和旧社会的那些丧心病狂的资某家,又有什么区别?

  靠着让工人们多干,才多给人家三瓜两枣?干不动的群众,那岂不就得饿死?

  那种做法,实在是太恶毒了!

  现在人人平等,不兴这个

  货车驾驶员王师傅的要求,明显会增加搬运工师傅的劳动强度。

  这显然与搬运工们“一点也不想磨洋工”的那颗赤诚之心,产生了原则性的冲突。

  深谙人心的王师傅,自然不会冲着这些膀大腰圆、但心地溜尖的农民,亮出他那把1米3的车钥匙,教他们怎么才做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下力人。

  而是选择了冲着搬运工们,很是大方的甩出去一条“春耕牌”香烟。

  于是。

  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双方皆大欢喜。

  等到把粮食装好。

  王师傅连同他的助手,将绿色的篷布遮好之后,又拿出3条大红绸,开始在货车车厢两边忙活开了。

  等到红绸拉好,韩晓康一看上面的字,不由很是诧异:

  只见其中一条红绸写着:【坚决支持广大亚非拉的同志,将民xx放事业进行到底!】

  而车身另一侧的红绸上面的内容则是:【xx人民人人献爱心,粒粒粮食含真情!】

  另外,

  王师傅还不忘在篷布顶、最前方的醒目位置挂上一条横幅:【支援阿巴阿巴巴兄弟运输车】。

  “这是.几个意思?”

  韩晓康不解:“王师傅,你们这是接到了支援非非兄弟的运输任务么?”

  “是也不是。小韩同志你别问,现在我也不会跟你解释.有些东西呀,可以做,但是不能说。

  出发吧,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