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差异_花瓶跟她的豪门前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祯并不喜欢吃甜食。

  石小凡倒是感觉还好,没觉得有多好吃,也没觉得又多难吃。

  甘蔗,在南方已经大规模普及。

  而且,甘蔗的炼糖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虽然如今的盛世大宋不缺吃穿,但也仅仅是解决了温饱而已。

  万万算不上,能够让百姓们也锦衣玉食。

  百姓们,能够做到的也仅仅是吃饱饭而已。

  饴糖,就成了众人追捧的好东西。

  广东人吃不惯辣,所以湖南人是万万不能吃的。

  广西人肉质较硬没什么味道,全是酸笋味。

  福州人就不一样了,爱吃甜食还靠海,经常吃鱼营养丰富,既好吃又有营养,何乐不为。

  别不在意,福州人吃甜的能力可能超乎你的想象:除了拥有数不胜数的传统甜点,做海鲜要放糖,煮稀饭要放糖,就连炒青菜也得放糖!在福州,对海鲜的评价标准除了鲜就是甜。

  郁达夫曾在《饮食男女在福州》里说,福州人爱吃甜。

  鱼、虾、螃蟹、海蛎,就连是苦螺,不管做法如何,都得加点糖。

  老一辈人做鱼汤,只需要老三样:鱼、水、糖。

  而许多福州妈妈都会煮给家里吃的一样补品:“红鲟煨桂圆”,也就是煮青蟹,配料是糖与桂圆。

  福州与糖的不解之缘最早可追溯至自西汉时期。

  刘歆《西京杂记》曾述“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在当时,蔗糖制品实属稀罕,是作为贡品的存在。

  此时的大宋,福建作为重要港口,福州在制糖工艺上已经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准,蔗糖制品远销至海外。

  这个地方以大规模的制糖业闻名,出产的糖运到汗八里,供给宫廷使用。

  蔗糖一跃成为大宋对外出口贸易的三大法宝,可与丝绸和瓷器比肩。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称:“江西瓷器、福建糖品、果品诸物皆所嗜好。”

  对于福州人来说,这是如此大的骄傲。

  除了历史口味沿袭,对烹饪的精细要求也是福州人爱吃甜的重要原因,正所谓“福州菜飘香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

  而初来乍到的赵祯,对此却颇为不习惯。

  还好,这里还能吃到北方菜。

  虽然不怎么正宗,但是比起这些甜食,总算是好多了。

  吃罢饭,众人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这让店小二有些着急,禁不住多嘴问了一句:“诸位客官,你们今日还不上路么。”

  石小凡一愣,有些发怒:“你个王八蛋才上路,老子祝你今晚就上路。”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上路可以是远行的意思。

  也可以,是上刑场送死的意思。

  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店小二,紧张之下说错了话,慌忙陪着不是:“是是是,小人多嘴,客官海涵。

  小人的意思是,你们今日还不启程么?”

  赵祯佯装奇怪的表达着自己的不满:“我说这位店小二,老子住在你们店里你们高兴才是,怎地这就要赶人是怎么着。”

  店小二尚未回答,石小凡“哼”了一声:“不走啦,这里的菜如此好吃。

  我们又不忙回京,在这住几天再说。”

  掌柜的一看不妙,慌忙过来恨恨的把店小二拽到一边,然后对众人陪着笑脸:“各位客官对不住,我这小二不会说话,在下给诸位赔不是了。”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