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九百三十章 雪(终)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的人打抱不平,赵念奴在京城,但不好询问,可崔娴也在京城,于是有贵妇人旁敲侧击,但没有想到崔娴居然承认了此事。是真的,不是流言!

  这一下子炸了营。

  郑朗功劳很高的,可功归功,过归过。

  许多言臣上书弹劾,有的人话说得难听一点。那就是虽人之有欲,但那是公主,如果实在憋得难受,宁肯能挥刀自宫,也不能与公主发生什么。说者都是很轻巧的,真摊上他们自己,看他们能不能挥刀自宫。

  郑朗开始从神坛上一路下跌。

  还有人大臣弹劾,既然犯下如此大错,还有何颜面继续在朝中做官。就在这时候。高滔滔于宫中设宴,对群臣说了一句:“这件事自始至终郑公就不想隐瞒。前面救出来,后面就将事情经过亲自禀报了仁宗皇帝,而且哀家也知道此事。司马光与王安石同样知道。所以郑公一再拒官爵,但无论是仁宗皇帝,还是哀家,或者是陛下。都强行勒令郑公将此事隐瞒。不为他故,若没有郑公,何来河工?若没有郑公。何来熙宁变法,国家富强,何来收复河湟灵夏?大宋又何来这等盛世华年?诸位,不要再以小人之心置君子之腹了。”

  就是这一句话,让所有言臣不能再言。

  高滔滔又说道:“诸位弹劾郑公,哀家理解,可想一想郑公一生为大宋所做的一切,就是这点错误又算什么?并且知道此事真相的人不多,真相不会是哀家陛下与王安石、司马光散布出去的,散布真相的人是郑公自己……他要致仕,陛下一直不肯,这是郑公逼迫陛下准许他致仕啊。”

  “诸卿家,郑公这一生为了宋朝奔波不休,过得太苦,真相散布出来,哀家与陛下也不得不准许他致仕……难道诸位还想让他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度过晚年吗?”

  ……

  元丰十年,西历1087年,郑朗七十岁,威廉一世去世,但因为他的出现,英国转守为攻,以后战争主要是在别人的国土上发生,为后来的英不列颠王国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但整个欧洲仍然在黑暗时代,此时距离欧洲大航海时代仅有近三百年时光,距离欧洲工业文明时代还有五百多年时光。

  宋朝刚刚与契丹进行了一场中型规模的战役,并且赢得十分光彩,同时国内诸岛主们还在拼命地勾引百姓向南洋迁移。迁移的百姓并不多,但这个古老又封闭的国度,终于步履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

  ……

  元宵佳节,满京城火树银花。

  国家财政转好,想收复幽云十六州,还得要储蓄大量钱帛,不过朝廷不用再象以前那样勒紧裤带过日子了,赵顼拿出一些钱帛大肆赏赐,又免去了一些灾区的两税,并且又从内藏库拨出三百万缗钱救济京畿地带的贫困百姓。

  高滔滔一句话,替郑朗下了一个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