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朗。赵祯去世,郑朗似乎不得重用。不害怕了,因此将奏表公开称为国书。第二个李谅祚乃是史书的叫法,当时还称为赵谅祚,李谅祚擅自换赵姓李。实际李谅祚还是李谅祚,但于国书上公开称李谅祚那是不许的。国书更不妥,事实是国书,不过公开称呼,西夏没有资格称为国书,是表奏。两者有着严重的区别。

  让赵曙发生,询问群臣。

  司马光认为有传言说皇帝无法正常工作,夏国使者野心不诡,能在边境发生不好的事,要求赵曙出面接待。

  赵曙没有接见契丹使者,却接待了西夏使臣,尽管也诘问了西夏,勒令遵守旧式条约,但中间交谈很长时间,同时命人坐赐茶。此时还没有走,就在京城里。

  不看郑朗不知道,一看郑朗,大家不由皆产生一个猜想,是不是只要对先帝好的,就会遭到赵曙的仇恨?那怕就是强大的辽国,都会让赵曙仇视?

  一旦产生这种想法,会是十分可怕。

  毕竟参加扶立之功的大臣少之又少,韩琦、欧阳修、张绬等少数人。就是进谏赵祯扶立皇嗣,也未指定那一个皇嗣。更多的大臣与郑朗一样,没有参与没有反对,相反的,他们与郑朗也差不多,深受赵祯之恩。那么自己是不是在新皇帝排斥之中?

  但现在就是倒戈,看看韩琦的遭遇,也未必太理想。

  仿佛知道大家的心思,郑朗继续说道:“先帝驾崩之时,臣做了一个恶梦,梦到陛下来看臣,又再次让臣守好国家,也顺便替他照顾好几位公主。然后升上天空,臣在下面怎么拉也拉不下来,醒过来冷汗涔涔,若有半点虚言,我愿遭到天打雷轰。”

  曰有所思,夜有所梦,未必灵验,但在这时代,托梦的说法普遍能相信,郑朗不发恶誓,大家也不会相信郑朗说的是假话。值得吗?郑朗能为赵祯半夜白头,赵祯为什么不向他托梦?

  继续说道:“群臣媚,杨广到为炀帝,魏征谏,唐太宗成为明主。臣下有匡正君主之责。”

  大家眼中一亮,皇帝做法很不好,但可以强行将他矫正啊,反正祖宗家法,不杀士大夫,怕什么。郑朗又道:“我庄上有五个先生,有后进的末学进士,有的仅是一个普通士子,就是他们,还在探讨大道所在,以求一个开万世太平的法则。我们皆受国恩,为什么不能替这个国家做一点事。若连心中的大道之心,正气之心都失去了,还有什么资格称为国家大臣?”

  这一说,让许多士大夫热血澎湃。

  富弼苦笑起来,郑朗为了先帝,用心了!这一番话说出后,无疑对群臣说,你们深受先帝之恩,如今大道泯灭,为什么不去战斗?不能这样啊。马上国家又乱了,道:“行知,即便如你之言,中书与两制出诏,允两位贵人出家为道,为先帝祈福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