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百十三章 贤相(下)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略差的仅是山东半岛东部,土质次之。然有渔业、商业、盐业、果树业,矿藏丰富,徐州冶炼业天下无双,臣在太平州时曾蛊惑当地商人聘请徐州工匠来太平州,带动太平州的冶炼技术发展。”

  大家会心一笑。

  那是郑朗初啼。但即便是初啼,岁数不大,也震动天下。

  不过面色迅速沉重起来,让黄河压的。

  “天圣十年又修建了新济河,陛下复召臣引梁山泊水灌溉,在梁山泊形成一个鱼米之乡,”提到梁山泊,郑朗心中总是怪怪的,实际真曱实的梁山泊与水浒传里有很大的出入,继续说道:“同时还有发达的制笔业与酿酒业,也是朝曱廷重要税务区。这里开发最为完善,朝曱廷要做的仅是修补即可。京西自唐末后五代替更,战乱不休,地广人稀,又经唐朝过曱度开发,地力贫瘠,因此在京畿数路中,京西路最为贫困。但只要治理妥当,西部多山,东部多水,自然情况较好,有着无数上升空间。总体南部不及北部,西部不及东部,但各有各的特色,南部适宜种植高产的水稻,渔业发达,西部有果业与木业,东部最佳,利于农业种植,又有煤业与瓷器业,离京师近,也利于商业发展。主要原因还是人口稀少,开发落后,导致远逊于京东路。”

  “河北路北方不及南方,北方低洼,西北多山,可是自安史之乱后一直没有得到恢复,特别是东南,臣即便在离京曱城很近的恩州,也看到许多沼泽荒地,若是开垦得当,最少能拓出本路二成以上的新水利田。”

  郑朗侃侃而谈,大殿里鸦雀无声。说到这里,就连太监也听出郑朗说的太重大了,甚至关系到国曱家以后的走向。

  “河东路气候高寒,山多、水少,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农业种植,北方诸路中,河东路地利最为贫瘠,然有盐铁之利,又产煤炭、葡萄酒、墨、绿矾,铜器冶炼堪称天下第一,还有桑麻之沃,想要发展,只能从后者着手。陕西路地理远胜于京西与河东,自古以来,关中便是中曱国最发达的地区。再有三白渠修建,虽这些年因为灾害不断,常受困于旱曱灾,但仍是我曱朝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即便是秦渭等地,若是开发得当,土地肥沃,还可以重新恢复唐朝陇右盛况。臣在中书曾看到一封邸报,说当地有高产田亩产达到五石,臣估计不大可能,这个产量原因乃是当地田亩比中原实际面积大导致,但若是精耕细作,臣也在泾原路做过测量,两季产量合三石,却不是难事。这已远胜于中原其他地区产量。不仅秦渭,就是吐蕃的熙湟河兰等地,土地仍然很肥沃。较差的是北部,也有畜牧业之利。无奈,只是受困于西夏之逼。”郑朗叹了一口气。

  就是宋朝的陕西,也不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