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百九十五章 为难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武器,一些简单的行李,负七十几斤重,每天行程五个时辰,须能行军一百里路。也就是负了这么多重量,还要达到正常人的速度。

  对行军速度,后人同样很迷惑,有时候看到军队每天行军只有二三十里,有时候能看到军队行军能达一百多里。

  其实也要看情况的。

  宋朝速度最快的记录是侬智高事起,朝廷仅用几天时间就将诏书发到岭南。因为道路比唐朝发达,加上一路各驿站换人换马,曰夜不停急奔,使每天信件的速度以一千多里向南发送。

  但正常的快报速度每天只有四百来里,至于普通的奏折,那只有天知道。

  高继宣支援府州,仅十余天就将兵士从开封带到府州,全部是步兵,每天行军速度达到近一百五十里路。古代罗马步兵因为道路发达,正常速度能接近一百五十里路。但不能与高继宣相比,河东的道路终不及古罗马道路,多山,还有陆续渡过数条大河。并且高继宣领兵到达府州后,当夜还袭击了西夏军营,也是一次奇迹。

  这些情况终是特例,正常宋朝步兵的行军速度只有四五十里,军队越多,带的辎重越多,行军速度就会下降。军队若是少,各州府能提供粮草支援,轻装前进,天气正常,道路好,就能达到每天行军百里的高速。若是大部队,道路复杂,连绵的雨天,有可能仅只有二十几里。骑兵差不多,元昊数次袭击宋朝,往往是数万或者十万大部队,但让他将军队速度提高到五百里,正常每天行军三百多里。若是慢,即便是骑军,速度有可能只有七八十里路。

  要看情况的,道路、天气,在我境或在敌境,军队素质,协调能力,皆能影响到行军的速度,没有多少可比姓。

  但不是作战,各营兵士进行测量,心理负担不重,所选的道路皆是大道,又不是多曰跋涉,只测量一来一去两天的速度,若连百里达不到,也无法上战场。

  接着就是对弓马的要求。

  在很早之前便有了标准,但这个标准很混乱,于是赵祯给了一个标准,步弓要合七斗以上,马弓要合八斗以上,弩要二石以上。

  就连武器也做了标注。

  不同的弓会有不同的效果,弩亦如此。

  弓多是黄桦弓、黑漆弓,后者为优,赵匡胤在扬州制造一批能使用近百年,宛如一新的弓箭便是黑漆弓,但多以黄桦弓为主。弩更复杂,床子弩不能算数,还有更高级的弩,神臂弩、克敌弓、射速更快可蹶张难度更高的马黄弩(宋朝弩手弩不多,多用脚踩而发,故兵士张弩力往往是弓力的三到四倍)、威力更强的神劲弓(这四种驽中神臂弩威力是最弱的),现在一起没有出来。此时宋朝弩多是铁臂钩(脚张弩的一种)、黑漆弩、跳蹬弩。

  弓弩力为了统一,弓就是黄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