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百九十二章 约定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悉差肩而克。父德明,嗣奉世基,勉从朝命。真王之号,夙感于颁宣,尺土之封,显蒙于割裂……

  这篇表文说理透彻,用典恰当,文字流畅,堪称佳作。不管宋朝君臣看得会不会吃得吐血,就难得出彩的表文来说,让大才子苏东坡来主笔,也未必能写得这样出彩的表文。

  契丹给宋朝那篇表文,不及元昊这篇,特别是第一句与第二句转得太守突兀,一副急吼吼要敲诈的嘴脸,远不及元昊这篇表文来得从容大气,但也能算是佳作。

  这就是汉文化带给他们的影响。

  宋朝与契丹两国和好,每当宋朝有才子出佳作,大多能流传到契丹,万人竞相传颂。

  孔子在他们心中也有极高的地位。

  是圣人言,又说得极有道理,刘六符再次不知如何回答。

  萧特默说道:“郑知州,虽如此,当年两国血战于澶州城下,我朝承天太后(萧燕燕)与先圣宗皇帝生怜士兵,草草盟约,多年以来,境内多有不服者,陛下想请郑知州前去契丹,也是借郑知州的博学多才,与他们一一将其中曲折辨解清楚,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反正你这个人我们契丹非得要定了!

  无中生有,又增加一条理由。

  “你们境内有人不服,我不是很明白,以贵国萧太后与圣宗皇帝的能力,是文武全才之流,放在中原王朝也是英主英后,贵国之中有谁眼光与智慧能及他们二人?”

  萧特默也哑然。

  “人无信则不立,国无信更不能立。当年盟和,是两国君主贤明仁爱,不想两国再这样继续遭受战火焚催,否则我朝讨要幽云十六州,贵国要关南十县,争执到那一年?双方各退让一步,由是大安。现在贵国再毁盟约,开此前河。我朝不会一帆风顺,略有困难,贵国更来勒索。但贵国呢?比如我朝若离间贵国皇帝与皇太弟的关系,或者贵国出征高丽时我朝在后方用兵,或者暗中支持高丽与你国西北各部,东北女真,不知贵国又会变成何种景象?贵国入侵我朝,我朝城坚墙固,而贵国多不善攻城之术,顶多百姓被你们催残,但贵国连年战争,百姓民不聊生,再由外部推动,贵国会不会瓦解?难道你们盼望的便是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局面?”

  契丹没有将女真放在眼中,高丽与西北一直让契丹头痛。虽多次击败高丽,但这群棒子真的很顽强,动不动也能反咬一口,让契丹很伤很痛,祥符三年,高丽与女真相互联手,将契丹来伐大军杀伤殆尽。最后于鸭绿江两岸筑城,契丹人不长守城之道,便用境内汉人守城,长期驻有一支军队,以防棒子反袭。

  西北乌古、敌烈与鞑靼等部更让契丹头痛,时叛时降,战争几乎没有平息过。

  而且这几个对手并不笨,不停的与宋朝眉来眼去,让契丹人心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