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百五十八章 三个臭皮匠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了渭州城,郑朗忽然说道!”去泾州。”

  时间充足有余,自己传狄青与种师衡商议,他们是整个陕西最强的将领。有时候郑朗想—想,觉得很幸福。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赛似诸葛亮,自己三个人可不是三个简单的臭皮匠,秋青勇猛无敌,种师衡是智将,自己对经济与民生熟悉无比。至少郑朗感到自己三人是缩小版的西汉三杰。

  狄青会起韩信的作用,种师衡会起张良的作用,自己会起萧何的作用。

  但能不能起来这个作用?

  要用以后的战争来考证。

  然而郑朗出城后,还是不大放心,自己手下有人才,元昊手下却有更多的人才。

  想到张方平,还有—个人,赵询,干是传赵珣前去镇戎军议事,再亲自到泾州。

  这段时间,郑朗活动范围主要是在镇戎军—德顺军与渭州城,泾原二州—次没有去过。听说张方平在泾州做得还可,与羌人打得火热,许多羌人部族心悦诚服。

  总体而言,论民族关系,眼下的泾原路是做得最好,老种与羌人打交道,有—套心得,狄青对羌人也没有轻视,自己在渭州多次下去探访,羌人对自己感觉也不恶。要差,原州的滕宗谅稍差—些。滕宗谅也不是—个庸官,否则范仲淹不会这么看重他。做得也可。

  若不是发生战争,这几个文臣武将,将会迅速使泾原路进入大治阶段。

  那是不可能了。

  到了泾州城,张方平不在,与郑朗—样,下乡巡察去。

  在衙役带领下,在—个村赛找到张方平。

  看到郑朗到来,张方平脸上有些喜悦,走过来问道:“行知,难道是前面要开战吗?”

  郑朗脸上表现很精彩,道:“安道兄,你真会联想?”

  “不然有我在泾州,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渭州那边诸事方兴未艾,你突然来到泾州,不为备战之故,舟必来也?”

  这是—个很机敏的人。

  胸有文武才,读书与郑朗—样,过目不忘。

  因为孤芳自赏,在赵祯朝诸官员中,—直被低估没有得到重用。政治理论与后来的王安石不附,也与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不附。他的政治主张也反对古法不可变,指责持盈守威之道,因循旧章,但他的改新,必须要求以民为本,符合中庸之道,不可低估改革的艰巨与困难,必须循序渐进。

  是不是很熟悉?

  与郑朗的政治主张,十分相似。

  其实这就是温和派的鼻祖,包括苏东坡等人在内,皆深受其影响。

  所暇郑朗对张方平—直很看重。

  不但政治主张,关干用兵方面,他也上书许多有眼光的奏折。

  但张方平临阵用兵,是差了,司马光因为张方平在秦凤路的胆小,曾上奏折弹劾张方平。这篇奏折是党争的产物,夸大张方平的怯弱,也不是无的放矢。张方平有能力,郑朗过干高估张方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