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2章 擦肩而过_我家阳台通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旁的空位上。

  他讲起进山打猎的过程,边上的谢晖不时插上一嘴,气氛倒也融洽。

  谢玉便就站在那里听着看着,见卫琤不时附和赞美几句谢晋,逗得九叔欢笑不已,她心里也跟着高兴了起来。

  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谢氏许多出嫁的姐妹姑姑都过得不甚如意,如这般丈夫与家里长辈相处融洽的场面,实在难得。

  “闻说董卓迁都长安,却把吕布留在了洛阳,独自抵挡讨董联军,此一举,仲道以为如何?”

  谢晋聊着聊着,忽然提起了当今局势。

  袁绍率领的联军依旧在虎牢关驻足不进,似乎是内部出现了矛盾,这一点卫琤倒是清楚的,矛盾点出现在保守派,也就是以孔融为首的一干老臣身上。

  与袁绍激进的做派不同,老一辈的人更倾向于稳扎稳打,等今年秋收再做谋划,另外曹操在兖州的动静不小,孔融身为北海国相,与徐州琅琊南北一墙之隔,消息已经传到他这里。

  得知曹操大军攻入徐州琅琊郡,孔融当场坐不住,想要撤军回援北海,却被袁绍等人拦了下来,若是孔融走了,其他人有样学样,那讨董联军顷刻瓦解。

  这是袁绍等人不想看到的局面,至于区区琅琊、北海,哪里有洛阳、长安,以及救出少帝重要呢?

  因为双方一直拉扯,到如今,董卓已经完成迁都,本想一把火烧掉洛阳,或许是因为卫琤的关系,董卓让吕布留守洛阳,形成一道屏障,估计也想防着一点。

  现在谢晋问卫琤此举如何,就是想看看卫琤对董卓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卫琤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只是他并不想讨论这些问题,免得谢氏跟着胡乱猜测,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这时,卫暠及时开口,以玩笑的口吻说道:“董卓迁都洛阳,吕布镇守洛阳,那洛阳的赫蹏纸岂不是再也买不到了?”

  作为我国最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改进于东汉,这个时期的纸张是用漂絮法制作而成,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

  卫暠这个转移话题的法子略显拙劣,但意思到了就行。

  于是,谢老太公笑着说道:“伱若想要赫蹏纸,老夫这里倒是还有一些。”

  卫暠笑而不语,话题便就此揭过。

  谢晋尴尬的看向卫琤,与卫琤微微点头表示歉意,他知道,自己这个问题有些心急了。

  卫琤即便是有心,此时也不是说出来的时候,而且给人的感觉,像是他仗着两家关系,干涉卫氏的决断一般,属于孟浪行径。

  卫琤不在意的笑了笑,而后问起谢氏几个庄子的春耕情况,眼下已经是春夏交际之时,田里的作物早已经一片绿意盎然,这个话题自然是想让大家放松一点说话。

  这时,谢晖突然插了一句,“兄长,晖有一事相求。”

  谢晖比卫琤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