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南返_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择了沉默,也是,这个时候,吴争哪有心情、时间去理会这档子事?

  可怜李颙开始时,还兴致勃勃地在徐州城内开设讲坛,与诸方学子、生员坐而论道,奈何来者气势汹汹、络绎不绝,到最后也就偃旗息鼓、闭门不出了。

  可他心里怨艾啊,心道王爷啊,您就不能发个声,助我一臂之力吗?

  吴争要南返了,不是率军南返,而是只身南返。

  去的也不是杭州府,而是庐州府。

  ……。

  江南乱局持续至今,已近月。

  无数的人,在这场动乱中死伤。

  然而,趋势并未减弱,反而越来越炽烈。

  军队的不参与,让站在“当今天子”朱以海这边的民众,气焰越来越高,仿佛,真成了拥立新君的有功之臣了。

  而拥戴吴王的民众,因吴王的沉默,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虽然太平府女署极力地倡导各府生员学子和织女们一起,维持正义、拥戴吴王,可毕竟皇与王有区别,民众渐渐地开始散去,毕竟,背后有一家子人要照顾。

  失去了城外各方民众呼应的杭州城内百姓,也渐渐地平静下来了。

  也对,时间越久,越撑不住嘛,这些民众只是普通民众,凭的就是心中一股气,没有后勤没有银子贴补,谁撑得住?

  朱以海乐啊,周如璋自然而然,就成了朱以海面前的第一红人儿。

  朱以海一下就将周如璋破例晋为文华殿大学士,离入阁,就一步之遥了。

  这让朝堂诸重臣敢怒不敢言,连对朱以海忠心耿耿的熊汝霖,也天天紧绷着脸,只是没有出言反对罢了。

  ……。

  而这时,变故发生了。

  一支队伍,出应天府向杭州府而来。

  刘元率己部六百余人,在出京城之后,悍然举旗,再次亮出“勤王”旗号。

  这是个执拗的读书人哪,不,准确地说,是个出路出家的前读书人。

  鱼市街之变,令他失去了他的义弟许老二。

  大长公主发动政变,又让他失去了他义兄郑一斤。

  吴争没有亏待刘元,让他成为了建兴朝应天府城北一个“土皇帝”,可以说是破天荒了。

  虽说鱼市街分所隶属长林卫,可并不归辖长林卫总署宣调,而是直隶于吴王,这是吴争为奖励当年鱼市街一众义士,给予刘元等人的特权。

  用意并非让他们做什么,而是给这些人一个安身立命的理由。

  都道仗义每多屠狗辈,果不其然,在之前朱媺娖发动政变时,刘元一众,聚集应天府民众近十万,愣是将数千禁军挡在玄津桥对岸,最后郑一斤在金水河边当场战死。

  此时鲁王政变的消息传到京城,刘元就想勤王了。

  可他的麾下人数太少,于是他数次向吴王和长林卫总署请示,可一直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回复,甚至连“不允”都没有。

  随着各府民众的反对声浪渐渐平息,刘元急了,他毅然决定,孤军勤王。

  这世上总有些人,自认是天下无双。

  譬如话衡阳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刘放、譬如此时欲孤军勤王、拨乱反正的刘元。

  无独有偶的是,从应天府至杭州府的路上,还有这么两个人耐不住寂寞。

  这二人,便是当年破获嘉兴府细作案的最大功臣,被吴争褒扬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秀水民团守备张新侠和秀水县尉徐三。

  刘元率军至嘉兴府时,张新侠、徐三率民团和衙役早已恭候多时。

  双方志向吻合,二话没说,混编为一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