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5 就决定是你了,《闪光少女》!_我女儿想当明星怎么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闪光少女》,编剧是大名鼎鼎的鲍鲸鲸……好吧,知道大家也不清楚国内有几个知名编剧。

  她曾经写过一个剧本叫《失恋三十三天》。

  尽管《闪光少女》这个名字,以及主创团队憨批一样的宣传操作(下跪以及那令人无力吐槽的海报),让这部电影在票房上失败到了极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是一部被埋没的“佳作”。

  也许是同类型的片子太少了,也许是同样宣传民乐,但《闪光少女》的手法更高明,不强行煽情,不扭捏做作。

  ——当然也许更可能是斗琴那一段确实太燃了。

  讲述民族音乐,宣传民族音乐的片子并不是没有。比如当初被大夸特夸的《百鸟朝凤》。

  在这类影片中,导演和编剧更多地叙述着民族乐器在这个日益前进的时代里是如何正在被时代缓缓抛弃。意图令观众产生一种同情与悲愤。

  看时让人难过,更令人觉得憋屈。

  但《闪光少女》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全片从西洋乐和民乐的对抗开始。学西洋乐的瞧不起学民乐的,成为了全片的主要剧情线索。

  而钢琴学长的一句“杨琴也算乐器”,成为剧情发展导火索。

  民乐真的就不入流吗?

  带着这种疑惑,影片以女主为主视角,通过她追学长、搞乐队、和四个二次元小姐姐成为朋友、在漫展上大放光彩等等故事,成功地将民乐与二次元结合,以此让民乐为大众所知。

  更是在斗琴一节中,完美展现了华夏传统民族乐器的牛逼之处。

  看完这部电影,也许你可能对二次元无感,但当唢呐响起,镇压群雄的那一刻,你不能不为其振奋,为其激动,为其落泪。

  那是一种油然而生的震撼感,那是一种名为民族自豪感的东西。

  过往宣传民乐的电影,大抵上逃不开时代的悲哀。然而《闪光少女》却用一种强烈的东西方乐器碰撞,让人在激动之余,感受到民族传承的力量!

  坦诚地说,这部电影当然有夸张之处。

  比如,学西洋乐的真的瞧不起学民乐的?

  事实上,确实是存在这样一种隔阂的。

  说起西洋乐,人们心中想到的会是富丽堂皇的演奏厅,齐整的乐团,管弦乐组。

  而说起民乐……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画面是,在一片萧瑟的秋风中,落叶兀自飘零,老旧巷陌的拐角,一个戴着墨镜的老人,孤独而悲哀地拉着《二泉映月》……

  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便让学民乐的遭受到了一种无奈的歧视。

  只是这种歧视并没有电影中那么突出。

  除了上面这一点,502宿舍的二刺猿四人组无疑是最夸张的。

  当真正的二刺猿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定会由衷的在心中产生三个问号。

  ???

  这尼玛是二刺猿?

  这是脑子有病吧!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