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7章 父子论心_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何况。即便有些藩王德行败坏,但归根结底,那也是自己父王朱元璋的心头肉。

  如何也不会让朱元璋亲自改变封藩策略。

  毕竟童年的凄苦生活,已经从骨子里让朱元璋养成了一个害怕子孙过得艰难困苦的担忧。

  所以君临天下之后。

  朱元璋对自己子孙生活方面进行了积心处虑的安排。

  以自己太子之尊,也断难可能改变。

  见朱标有些心中疑虑重重,朱雄英心知火候已经到了,便趁热打铁说道:“其实这件事情,父王倒是有些说的太直白了,至少在爷爷的洪武年间,断然难以有什么改变,一定要去做的话,或许只能等着父王您自己上位的时候,再决定去办!”

  有些好声没好气的看了看儿子朱雄英一眼,太子朱标怏怏不乐的说道:“你就是这样来给父王上眼药的,才对你四叔说过这事,眼下断然难以收回!”

  朱雄英立马不干了,连连否认说道:“父王大可不必担忧,即便四叔会私下派人四处造谣,说父王有那个c削藩之z心思,父王也不要去太在意,直接向皇爷爷上书,就说父王巡视各地,发现远在边疆的各地藩王,非常思念远在京城的皇爷爷,日夜叨念,久思成疾,父王于心不忍,遂向陛下请命,恳请陛下将各地诸王移回京中安置,一切恩养规格照旧!

  当然了,如果能不让父王亲自上书,那是最好的了!”

  太子朱标点了点头。

  如此甚好。

  这倒是一个听上去无可拒绝的说法。

  而且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代笔人,则可以更加适合的将太子朱标摘出来。

  从而减少皇帝朱元璋对太子的疑心。

  轻轻敲了敲桌面。

  眼前的茶杯轻轻的推往一旁。

  太子朱标想了想,那么由谁来上书比较合适呢?

  既可以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

  又能够轻而易举的把自己摘出去。

  朱雄英倒是不成悬弃的,喝了一口茶,乐呵呵的说道:“只是父王也不用太过担忧,人选孩儿都为您想好了,不如有朝中的御史言官和一些清贵的大儒来完成,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啦!”

  这倒是个好主意好办法。

  这俗话说的好,言者无罪。

  让朝廷的一些御史言官来上奏,即便不成功,也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

  只是忽然一个念头和担忧涌上了心头。

  仿佛又横亘在了太子朱标心头。

  使得他又开始闷闷不乐起来。

  有些担忧的说道:“可如果此事即便是让朝中的言官上奏,若是不成功又该当如何!”

  嘿嘿,笑了笑。

  朱雄英有些显得没心没肺:“父王不必太过在意,这一次两次的孩儿也没想着会一举成功,最重要的是让朝野上下,先有初步的这样一个共同认知。

  要知道,朝中的这些个文武大臣,对于手握重兵恩养太重的各地藩王,向来都是有些非常反对的。

  此风一开,即便不成功,也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下次的动作。”

  朱标有些不明所以疑惑的看了看朱雄英一眼。

  一时间闹不明白他心中的规划是什么样的。

  呵呵笑了笑。

  朱雄英有些神秘的说道,“其实最重要的并不是要削弱藩王的手中权柄,而是要想方法的将他们全部留在京城,这样后世帝王,从先祖手上接过江山,再也不会担忧有八王之乱这样的局面!”

  话说的这么样明白,太子朱标如何不明白。

  这是彻彻底底的釜底抽薪。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