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8章 天子一怒_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龙椅上的朱元璋高高在上咬牙切齿的说道:“这郭桓案,有一个算一个,但凡牵涉到有贪腐过往的,一律严惩不贷。若有人从中阻挠和包庇隐瞒此案共犯,也一并给咱拿下投入诏狱之罪。

  咱倒要看看,究竟还有哪些硬骨头!?敢在咱的虎口里头拔牙!?”

  锦衣卫指挥使毛镶恭恭敬敬地弯腰躬身答道:“微臣谨遵圣命,不敢有违!”

  说完,朱元璋侧过脸来看了看站在朱标身边的吴王朱雄英,有些不悦的说道:“你是咱最疼爱的大孙,为何一发现此案,不是及时的向咱汇报,而是自己先行带人处理,莫非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听得这么一声怒吼。

  即便是作为洪武皇帝朱元璋最疼爱的大孙子,朱雄英也不敢轻视和托大,连忙跪伏在地:“皇爷爷请息怒,您贵为一国之君,孙儿本想着这事情应该只是个个案,便想着快刀斩乱麻,揪出其中元凶,可随着案情的渐渐深入,这才渐渐发现事情不像孙儿最初想象的那般简单。已经俨然有着朝窝案的趋势和方向发展起来,这才不敢私下做主,知会了锦衣卫衙门。”

  鼻孔一声冷哼。

  对于这个答案,朱元璋倒并不是很满意。

  只不过,大孙的答复大体上来说也挑不出太多毛病。

  只好一笔带过的撇过脸去,哼哼的不再看这个有些心慈手软的大孙。

  这大明建国这么些时间以来,并未承袭的是元朝的江山和体制。

  在朱元璋的设计理念之中,自己的大名和那暴虐的元朝,自然要严格地区分开来。

  毕竟当初自己随着郭大帅起军,打的口号便是驱逐鞑虏,复我中华。

  可这些全国上下的官员们,潜意识里还把以前元代的那些官场陋习给照搬而来,并一直沿用。

  这是让朱元璋他所无法接受的。

  打心眼里便觉得,元以宽失天下。

  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明,自然应该千秋万代,一世世的传承下去。

  那短命元朝的一些官场上的陋习,自然不能继续接过继续沿用。

  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官场之中,多年来相互默认的一些贪腐习俗。

  所以贵为一国之君的朱元璋,这才亲自下场大力反腐。

  可若是这反腐工作,连自己儿子和孙子都立场不坚定,行事不彻底。

  又如何能把自己的政策和意图很好地贯彻传承下去呢。

  轻轻的伸了伸手,将朱雄英的小手拉在手心里,朱元璋有些语重心长的教导道:“大孙呐,但凡国事,一个很好的政策,其实并不在它有多么高明,而是再好的政策能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

  而我们这些身为偌大帝国的上位者,若是连我们都其心不坚,心意飘忽。

  这在下头的文武百官和臣工,那就更别说了。铁定是敷衍塞责了事!那么再好的政策岂不也是成了一纸空文!?

  时间久而久之,贵为帝王只怕也会被架空和忽视,到时候令不出京城,亡国可待矣!你年纪虽小,但也是聪慧之人,这个道理不可以不明白。

  咱这个皇帝还在世的时候,或许还能镇住一些魑魅魍魉,可若是咱一旦去了,将来你和你父王掌管这个偌大的国家,需得牢牢记住这一点。心志不狠,江山不稳!!”

  朱雄英颇为愧疚的的看了看眼前有些苦口婆心的朱元璋,满脸胀的通红,兀自点头不已。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