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辽东策略_大明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然后就是一波波人人跪倒在御前道:“臣等为陛下贺,臣等为大明贺!”

  孙传庭不得不停下来,等着大家恭贺皇帝。朱由校笑着看着大臣们,等大臣们都恭贺一遍后道:“发旨明告天下,建奴已平,辽东已复。重赏近卫军将士,取消天下辽饷。”

  方从哲上前道:“陛下,还应该大赦天下。”

  朱由校摇摇头道:“不可大赦。可以减少秋决人数,但不可大赦。”

  方从哲看向叶向高和徐光启,两人装作没有看到,理也不理他。他又看向毕自严,毕自严也摇摇头,然后闭上眼睛。他根本不用看孙传庭,反正看了也是白看,孙传庭根本不可能反对皇帝。他叹了一口气,只好黯然退下。

  大殿在方从哲进言时就已经安静了下来,孙传庭继续读奏折,奏折首先是赞扬了皇帝策略的正确性,因为对蒙古人的政策得当,使得在整个攻打建奴的过程中,根本没有蒙古人来救援建奴,包括建奴的姻亲科尔沁蒙古,连粮食也不敢接济建奴。

  所以第一功归于皇帝及对蒙古进行安抚的孙承宗,王象乾,王在晋。这份识情知趣,让大臣们对卢象升赞不绝口,都觉得学士就是学士,比那些老粗们强得多了。

  奏折将第二功归于锦衣卫。特别是杨三等人,不顾危险,深入敌后,对建奴进行分化,刺探,为近卫军攻占沈阳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奏折将第三功归于近卫军的英勇杀敌,在兵部的正确指导下,在总参谋部的详细筹划下,近卫军战士战战皆胜,为大明收复了辽沈两大城。

  奏折将第四功归于近卫军后勤部,在杨嗣昌的领导下,无论是粮食还是武器弹药,都能够及时地供应给士兵,保证了近卫军士气眼高昂……

  整篇奏折并无一语提及到近卫军一师和五师的将领,这让大臣们很是满意,朱由校更加满意。

  他站了起来道:“对建奴第一阶段的围剿已经圆满完成,但还有一些小奴酋尚未归降,那下一阶段就是要将他们逐出边墙,一直要打到建奴灭亡为止。”

  叶向高道:“陛下,如果将建奴逐出边墙后,还需要继续攻打吗?边墙之外,天寒地冻,条件恶劣,以此来惩罚他们也已经足够了。”

  孙传庭反对道:“陛下,打蛇不死,必受其害。如果放任女真在边墙外安然生活,说不定几年之后,又会出努尔哈赤一样的祸害。”

  方从哲道:“陛下既然已经取消辽饷,那就表示辽东之事,暂且要告一段落吧。他们在那苦寒之地,又如何可以发展壮大呢?”

  毕自严上前道:“辽东征战,户部所支其实有限,主要是在军饷武器方面,而近卫军后勤部担负了超过一半的钱粮。后勤部负责了所有的粮食,并且军饷现在户部只出了四成。而武器方面,是由陛下内帑开支的。如果按现在的支付情况来算的话,户部每年供应还可以保持国库略有盈余。而且据后勤部所说,如果继续向东攻击的话,占领的地方越多,他们能够负担的比例会越高。”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