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四章 博戏之害甚于虎_鱼龙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近子时,月光透过层云,将一片青辉洒在伊王府门前三对抱鼓石上。

  石鼓所立之处便是宏伟的王府正门,上悬一道宽匾“藩屏王城”,周围一片沉寂,院落内的灯火也十分稀少。

  高墙内外却有数队来自洛阳中护卫的士卒持刀巡巡视,这些精兵丝毫不敢懈怠。

  带队的校尉目光敏锐的四下看视,仔细着履行差事。

  之前很多年,王府夜巡只是例行公事,四下走走。至多缉拿一些误闯禁区的行人和醉汉,但永宁郡王那场突发的进攻改变了一切。

  一伙巡兵刚过,三道黑影从街口的牌坊上一掠而过,跃在空中就像高抛的弹丸一样高飞过数丈,乘着夜风投入了正门的拱斗之后,消逝不见。

  王城之内,养心阁中。

  朱瞻隆深夜难寐,身着一身常服,端坐在书案前审阅着一份卷宗。

  室内还有三个人,王佛儿与大太监王河陪侍在伊王左右,对面的锦墩上还坐了一位青衣人。

  那人正慢条斯理的端着茶盏喝了一口,并没有因为面前对坐着的是伊王而惶恐。十分从容。

  朱瞻隆很头痛,他正在看调查来的河南军队的底档,周围十几个卫所,几万大军的秋操情况与关防部署。

  从上面明显看出在马文明死后,缺少了这位宿将统领,士气和训练上大不如以往。

  这让伊王有些心忧。又暗自庆幸,少了一个桀骜不逊的家伙。提拔上刘礼后,各级军将经过换血,伊王对洛阳军队的控制力大大加强。

  卷宗上还提到入冬后的军队缺乏冬衣和粮饷,马匹也因为瓦剌人的入侵而拨出大半给大同等边关。军械也因为经年没有战事,保养不当多有折损。

  兵部还在朝廷授意下,有意拖欠河南军队的军饷。好在还能勉强维持驻守的军务,但要是长途行军乃至战事的耗费,那就绝对不敷使用。

  糟糕的状况让瞻隆不住以手抚额,解决这些问题很简单,归纳起来一个字“钱!”

  他自己直属的三个卫是满编的,剩余的卫所在马文明活着的时候,王爷的手伸不到那么长。

  假如自己要统领大军去做点事情,比如讨伐“白莲教叛乱”什么的,从何处支出这一笔军饷,难!

  王爷叹口气,抱怨道:“泱泱大明,如此穷兵!”

  青衣人淡然一笑,对王爷说道:“千岁,我听说边军那里可以输粮取引。

  商人将粮食送到军队,换取盐引到两淮盐场领盐,以物易物,如此可解军粮匮乏之急。

  王爷愁容稍解道:“那本王可以想办法弄些盐引,用来与商人易粮。”

  被青衣人一语提醒,解决了部分军粮问题,伊王愁容渐展。

  青衣人不无担心的说道:“筹措好粮饷一定要尽快举事,要是等京师三营禁军从土木之败恢复元气,再想一举攻陷京城,那可就难了。”

  朱瞻隆听了点点头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