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九章 百战精忠杨家将_鱼龙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最终瓦剌退兵,那可是太上皇最近的一次接近大明疆土了。

  景泰帝很开心,给杨家从昌平伯加到昌平侯,而且可以世袭。

  老孟一边单手剥着滚烫的栗子,一边听着这些八卦。山贼觉得上皇和景泰这兄弟俩,和朱蟠朱驹两兄弟有点像。

  “先生勿怪,我就是好奇,那吴昶不过是一个伯爷,都威风八面,你这实在亲戚跟在侯爷身边,不比在洛阳巷子里待着好?”

  严骥端起茶盏吹了吹,无奈说道:“杨家封侯这大功,着实有些祸福相依,当今太子还是太上皇的儿子,不是景泰帝的,隐忧颇深啊。”

  景泰做郕王时候生的儿子如今才两岁,虽然判断皇上一定会废了亲哥哥所生的太子,换上自己的种。但宫里孙太后还在,这事也不好操作。

  严骥跟老孟坦白了说,觉得杨家日后有点危险,而且继承人也有问题。

  “拙荆弃我而去后,她杨家的嫡出侄儿杨杰也是抱病多年,眼看情况不好。”

  严先生也是心伤,这杨家人身子骨都这么差,“他家昌平侯,应该是庶出的杨俊继承位子了,我和那孩子处不来。”

  “昌平侯府武风很盛,但不出读书种子,我膝下只有独子严信,还是希望小儿能走科举这条道。”

  严骥和儿子毕竟不姓杨,侯府如今形势下,也不适合严信的成长。

  孟义山随手将栗子壳儿丢进炉子里,火苗被撩拨得立时窜了起来。

  “科举就这么好?能骑马开弓也不差啊。”

  才和李清信誓旦旦说自己能考举人的老孟,还是有着功名马上取的小心思。

  严骥心说那是你,严信那小身板真的没有杨家将的遗传。让他上阵还不直接送了小命。

  “那是山妻的心愿,希望信儿无病无灾,金榜题名。”

  但严骥现在觉得可能要对不起去世的老婆,严信在读书上也就是个中人之姿。

  “朝士半江西,翰林多吉水。”

  严骥感叹道,“我那家乡读书人太多,很难出一头地。我看小儿的功课,只能在北边考试。”

  大明科考有两个比较地狱的地方,江苏和江西,尤其是江西,在明初就是有名的拼。

  甚至一度有小一半朝臣都是江西籍的进士。

  严先生自身是个举人,考了多年也没从江西的科考修罗场厮杀出来。

  严信回江西老家去考,可能还不如他爹。

  但科举是南北分榜的,在北方考北榜还有机会!

  考生在洛阳寄籍,好办也不好办,让一般人去搞,要被经手的书吏揩油不说,时间上不知要晾着你多久。

  权在钱先,如今他给老孟做谋主,真就是给知府衙门递一句话就办了。

  加上何老尚书膝下空虚,比较喜欢严信这孩子,总叫去吃饭读书,讲些为官之道,甚至开放了何府的藏书给他。

  诸多优渥条件汇总,让严骥觉得,可能有机会脱颖而出吧?日后考得不好就是杨家那边武将脑子给耽误了。

  老孟手下拢共两个读书人,钱伦是个老童生,跟着叶千寻做了好些年黑道上的账房。

  早就不走正路了,现在一心跟着老孟做巡检司的钱粮师爷,暗中参与私盐生意的调派,也是个能做事的浊官之才。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