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端_重生之十福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山寨有兵员000余人,配战马百余匹,步、水、骑兵种齐全,驻守前山的副将韩滔虽然品级是从二品,得知老十被贬到自己手下当把总时,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赶紧东罗西凑想将兵员补足到九成,但从他接到圣旨到老十抵达,中间只有0多天的间隔,因此,只得在自己队伍内抽调,先将老十统领的骁骑营左司整满员了再说,如此一来,其他各队缺额就更大了,韩滔一边战战兢兢的请老十多歇息些日子再上任,一边焦头烂额的到处想辙。

  老十倒也宽厚,告诉韩滔不用瞎忙乎,他是来当差的,又不是钦差,韩滔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虽说兵员仍在补充,但却没那么心急火燎了。

  庆幸的韩滔随后就发现老十很有分寸,到前山寨三个多月,除了管理骁骑营左司,绝不插手其他事宜,这让韩滔给康熙上折子时又说了老十不少好话,于私于公,都希望康熙能最大限度的缩短老十的刑期。

  韩滔渐渐不再将工作重心放在老十身上,开始专心琢磨广州将军管源忠的喜好,管源忠是汉军镶黄旗人,去年才上任,算是韩滔的顶头上司。因共事时间尚短,韩滔还不太熟悉他的办事风格,因此在写折子汇报军务时,下笔就分外小心。

  这天韩滔正在费心斟酌用词,就见一名亲兵气喘吁吁的跑进来,大惊失色道:“大人,不好了,十阿哥身边的侍卫刘贵回营召集人马赶往基督城了,说是怕十阿哥吃亏…”

  自明朝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借地晾晒”贡物混入澳门后,通过行贿明朝官员渐渐站稳了脚跟,逐渐在澳门半岛围起了一堵巩固的人工城墙,建成长期的居留地“基督城”。上千户葡萄牙人以及他们非洲、东南亚等地掠买来的数千奴隶都居住于此。清朝后来也沿袭了明朝的旧例,虽然顺治时期也曾想过将葡萄牙人驱逐出境,但因传教士汤若望说情,也就不了了知。

  此时的大清,上至天子,下到黎民,都有非常强烈的天朝上国的自豪感,对西洋人很是不屑,将之归为未开化之人。虽然偶尔也会发生汉人与葡萄牙人的纠纷,葡萄牙人却是一点治外法权也享受不到的。负责管辖澳门一带的香山县县衙尽管也不愿处理涉及西洋人的纠纷,觉得烦,给化外之民讲道理那简直是对牛弹琴,但只要大清子民击鼓告状了,那绝不会搞区别对待,遇到正直的,自然秉公办理,谁也不偏袒,遇到贪腐的,天平就稍稍倾斜给出银子打点的一方,银子才是硬道理,与种族无关。

  澳门一带的西洋人早生了一百多年,无法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

  但既然是化外之民,那给人的印象自然脱不了野蛮二字,因此,韩滔一听老十与西洋人起了纷争,居然还回营搬救兵,根本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