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三章 碳纤维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兴趣不浅,免不了经常出现国家级的访问。

  大华实业能得到郑重的对待,本身就说明了大华在哈萨克斯坦的实力。这是多方面的作用所决定的,修建新都城是其中之一,中哈石油管道是其中之一,苏城的个人魅力也不能忽视。

  任谁敢拿出十亿美元,豪赌政治,都应该得到一个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在哈萨克斯坦,苏城等于把宝全押在纳扎尔巴耶夫身上,赌他迁都顺利,赌他能坐稳总统宝座在动荡的中亚,这样的赌博的风险,可比美国总统选举jiliè多了。他们面临的不光是一个新国家的新民主选举,还有军事政变的风险。

  从马后炮的角度看哈萨克斯坦的证据,也许会觉得苏城的决定理所当然。然而,同时代的人身在局中,又哪里能生出理所当然的念头。

  90年代初,世界大变局,不光有苏城在豪赌,半个世界的石油公司都在豪赌。英国bp在豪赌秋明油田,输了70亿美元;中东数国豪赌阿塞拜疆艾利奇别伊,输给了军事政变;相对安宁的土库曼斯坦笑纳了上百亿美元的投资,最后和土耳其闹出了满脸的翔;豪赌车臣独立的华尔街商人就更惨了,血本无归说的就是他们;惨上加惨的还有投资阿富汗的先生们,自从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以后,该地区就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著名的阿富汗羊毛曾经源源不断的供应西方市场,当苏联解体以后,这里得到了更多的资金,又有几个人能料到,曾经的盟友会转过头来入侵阿富汗……伊拉克、伊朗、黎巴嫩、叙利亚到处撒着风险投资家的鲜血。

  苏城如今还不能说是豪赌成功了,但越是如此,纳扎尔巴耶夫的态度才会越真诚。

  身处棋局中央,他们是一个战壕里的士兵。

  会面前的种种前戏,给了陈立正很大的信心。而哈萨克斯坦官方也很快组织了一个团队,来与石油总公司谈合作。

  他们虽然改用了西方的民主制度,但本质上仍然是苏联体制,对大型谈判的反应快,对小市场的敏锐性差。加上欧美石油公司频频来哈,倒是培养了大量的专业谈判者。

  陈立正迅速的陷入了哈萨克斯坦人民的文山会海。

  苏城却不管他们和哈国政府谈的怎么样,做了中间人以后,就带着舒兰轻松游览阿拉木图。

  这个漂亮的花园城市就像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无论第几次来,都能找到新鲜感。而且,它还完整的保留了苏联时代的建筑遗产和装饰风貌。

  舒兰看的流连忘返,以至于一个房子挨着一个房子的看下去。

  这次轮到苏城很是不解,问:“你怎么突然对建筑这么感兴趣?”

  舒兰羞赧道:“我在想北*京的房子建成什么样。”

  “不用着急的。”苏城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期然的有些柔软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