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二五章 半岁荏苒弊邑治(五)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稍微改进一些就足以聚拢极多的人,也足以让墨者在基层成为一种超然的存在。

  哪怕因为那里是吴越腹地,不可能如同在沛邑一样建立政权,可是在基层如同野火一般借助传播技术而传播思想是并不困难的。

  吴越腹地的生产力一旦发展,那些在吴越腹地并不安分的吴人贵族也一定会更不安分,越人南撤的时间也就会提前很久。

  对墨者来说,这是行义之举。

  但对那些争权夺利的贵族而言,这就是让他们拥有了反抗、篡位、弑君的力量。

  反正越王的继承权问题是无解的难题,越王翳的父亲便开始弑父,后世子孙也都有学有样……越王翳还有个凶残的弟弟,快把越王翳的子嗣杀光了。

  墨者行义帮助他们提升生产力水平,也就是加速催化他们的野心。

  这六名公尚过从越地带回的弟子,本就熟悉越人,他们去做这些事最是适合。

  之前几个月,他们已经跟随适学了不少的东西,也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使命。

  这是阳谋,没有阴谋,所以他们去越地只是行义、促进当地的生产水平、讲讲传说故事、改进种植技术等等这些。

  至于吴越长江口附近的那些封君们,会因为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产生什么样的想法,那是他们的阴谋,和墨者无关。

  既然没有阴谋,说起来也就简单的多。

  墨子和公尚过感情很深,那是一种名为师徒实则灵魂能够相互理解的关系,所以墨子对所有弟子赞誉最盛的一句话也就出现在公尚过身上。

  对于公尚过的弟子,墨子叮嘱道:“你们不少人在越地便有名望,当年你们的夫子游越,在越人那里名声也高,正好可以借此多行义举。”

  “适教你们的种植之法、治疗湿热病症的一些草药,都记下了?”

  这事是归适管的,六人均道:“巨子所问之事,我们都记下了。书秘所嘱托之事,也都一一记在草帛之中。如今沛邑已有乐土之曙,我等本为越人,也是希望越人能够不再饥馑的。”

  墨子点头,适又道:“越人不比楚人。昔年吴越之争,以煮熟的米做种子,吴人大饥,越人也一定记忆犹新。一些老人幼时尚且经历过,他们不懒惰,所差的只是不晓天志,不能将那里肥沃的土地种植出熟一年则三五年不愁饥荒的手段。”

  “先收获的多,日后墨者扎下根基,再谈怎么税赋的事。后者先不急,先把前者做好,让越人多知晓墨者之名。”

  太湖周边,本是后世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但此时尚且荒芜,远不如后世落寞的中原。

  此时需要的便是依靠技术领先,以技术传播思想,将二者绑定。论起来如今的人口,只要铁器出现,九州一统,实则很容易创造一个盛世。

  这六名墨者听了几个月,虽然不多,可是引领吴越的种植业技术提升一个台阶尚无问题。

  市贾豚将装着黄金和一些种子的马车赶过来,也嘱咐道:“越人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你们在那活动,先带些黄金,将来适不是说自己可以烧璆琳吗?到时候可要记得把黄金换回来……”

  众人知道他自墨者在沛邑行义之时便压力颇大,纷纷取笑。

  这六人冲着墨子三拜,又冲着适等嘱托的墨者一拜,赶车离开。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