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战事四起_104.备战_三十六骑(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地说了这句话。仿佛这一路的忧郁情怀一扫而空,小昭又变回了那个忍不住温婉却又总想行侠仗义的大女孩。

  班昭催马越过哥哥继续西奔,风里甩出句断断续续的话来:“我也是游侠!我也是……三十六骑……同命同心……一起回家……”

  班超摇了摇头,策马追了上去。

  疏勒。

  都尉黎弇一直留驻在郊外的兵营练兵。

  疏勒去年城破时,被征服者龟兹王解散了一半的军队,如今总算恢复了原来的规模,堪堪达到了万骑。只是当年卸甲的老兵不到一半归营,所以有三千余人是新兵蛋子。

  但新兵蛋子有其“新”的好处。

  西域骑兵的优点是马好,但由于城邦众

  多,规模所限,战法相对原始,更像从狩猎脱胎而来——统帅以下,是多支百夫长为首的小股部队,各自为战,按经验在战场上像猎手般撕咬对手的弱点,聚散相对自由。缺点是打不了大规模的战争。

  老兵们习惯了自己的自由战法,一时难以扭转,黎弇就把三千新兵集在一起,进行齐欢传授的“训练实验”。新兵头三个月,训练严谨,整齐划一地练习他们自己都不大懂的分解动作,还要背熟锣鼓语、旗语、口令等复杂军令。之后才开始练习主要的六种攻击军阵、四种守城换防程序,操作一些见所未见的大型器械。虽然新兵的个人战斗力和经验与老兵相差甚远,但只要听从命令行动,指哪儿打哪儿,在演习中让老兵们吃了不少苦头。

  黎弇在齐欢离去后,与齐欢的四个弟子混得烂熟,以师兄弟相称,表示自己也奉掌孤竹令的齐墨使为师。

  黎弇有扶王之功,但并没有风光升职,因为太尉这个头衔一般都掌握在王族手中。新的太尉更像虚衔,兵权实际上都在黎弇手里。

  这日黎弇在兵营里得报,说有个陌生人求见,说有班上使的密信。原来班超兄妹马不停蹄地赶往疏勒时,早委托隼王往疏勒的隼舵传信了,信的内容简单——做好高级战备,要打仗了。同时转告风廉,王宫的警戒还需加强。

  班超兄妹到达疏勒时,应该也是敦煌退军的消息传到龟兹的时间。不出所料,龟兹的军队调动了起来,通过隼舵的密信网络,班超发现疏勒通往北路的各个道路关隘,都被龟兹驻军封锁了。

  班超算了算,应该还有一个多月。

  在西域北地,几乎没有大型战争会在冬天发生。大雪厚可盈尺,覆盖着枯死的牧草,战马的草料可能就会压倒辎重队伍。何况辎重如何在厚雪中缓慢行走呢?匈奴乃至西域骑兵作战最讲机动和速度,最不善和后勤供给配合了。

  班超先见过疏勒王忠和风廉,如今站在兵城上看着黎弇的训练成果,心里还在推测,一开春,龟兹就会出军向焉耆的都护府,而匈奴将会在天山北麓出现,进攻耿恭所在的车师国,让它们头尾不能相顾。

  “要打硬仗了。”班超看着城下演练战法和器械的疏勒士兵。

  “好啊,我倒要试试我墨门的技艺。”黎弇有那么些兴奋,“您看,这些新兵训练不足半年,却可能是我手上最好的军队。”

  “训练和实战还是差别很大的。”班超却没那么乐观,“这些新兵现在看起来有模有样,真到了战场上,看着断肢内脏乱飞、血肉横流时,还能如此有条不紊?而且老兵们知是训练,并不会以命相搏。汉家练兵法也有个缺点,一旦指挥失误或是不畅,士兵们就无所适从,不击自溃。那时可能反而是老兵们更有缠斗能力。”

  黎弇愣了一下,醍醐灌顶,却如被浇了一头冷水。

  “墨门战法最善防守,而我这次想请将军带兵出击。”

  “去打龟兹?”黎弇眼里闪过一丝兴奋,龟兹的破国之耻,对疏勒军人的打击还是太大了。

  “是。我料定龟兹会集结军队攻打焉耆和汉家的都护府,必定兵力空虚,我们正好在背后击之。”

  “好!我定和先生一起,在朝堂上促成这次出兵!”

  “这是火中取栗。”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