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章 史上最有才华的电工_文娱救世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蒋友伯一开始挑起“解释主义艺术”这个话题,只是因为他个人的敏感和傲娇。?

  作为蒋家后人,在湾湾总是会遇到各种动机不纯的人和他交朋友,炒作来事。

  顾诚和他今天才刚刚认识,就请他将来帮他的公司装修设计,他怀疑顾诚沾染了大6的官商习气,倒也情有可原。

  但是很快,这个话题就成了单方面的吊打。蒋友伯现他毕生引以为豪的艺术理解,恰好撞到枪口上去了。

  “我们都不用举太多例子,甚至可以撇开九成九的古典音乐家――单说贝多芬好了,贝多芬一生有3o多部钢琴奏鸣曲流传下来,2o多部弦乐重奏和小提琴奏鸣曲。

  可是我们的音乐教材里呢?除了专业人士之外,大多数人只知道三四部大部头。在艺术领域,前人留下的瑰宝已经足够绝大多数人欣赏了,但偏偏世人都不看一眼前人的成就,直接闭门造车求新求创。更可怕的是,很多小白明明听着仅仅似是而非的‘新曲’,就对当代的混日子创作者顶礼膜拜。

  这不是真正严肃的创新,只是为创而创。在我眼里,给大多数小白洗洗眼睛,让他们见识一下已有世界的辽阔,比披着套路的外皮去假装创新有价值得多。”

  顾诚喝着茶,一气呵成把他的观点翻译成非常直白的人话。

  蒋友伯听得一愣一愣的,觉得自己在帕森学院数年所学,几句话就被顾诚点透了。

  “你这种人去搞互联网真是可惜了。”蒋友伯喉结响了几下,艰难地叹息,“我原来一直不相信世上有生而知之者,现在相信了。”

  “我觉得不可惜,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独立产业,它只是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去用。互联网也不会颠覆和淘汰传统产业,它只会成为传统产业的耳目喉舌,让那些产业与时俱进地完善自我。”顾诚丝毫不留面子地点破了蒋友伯的曲高和寡。

  这些观点搁几十年后再老生常谈不过了,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网络的门槛越来越低,绝对不会有内容产业的大佬对网络怀有敬畏。

  但是,在网络尚不达的2ooo年,这番话却已足够振聋聩。

  顾诚继续给对方洗脑:“比如,现在所有的音乐人都会现一个推广难题:推广纯音乐比推广歌曲难得多。无论这种纯音乐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纯音乐,还是纯电音――都比同类曲调的、带歌词的音乐,要难扩散得多。不知道友伯你注意到过这个现象没有。”

  蒋友伯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儿,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纯音乐没有歌词,非专业爱好者听到之后就算喜欢,也没法上雅虎描述、搜索这曲子的名字吧?”

  “一语中的!就是这个原因。”顾诚肯定了对方的说法,然后放肆地展望,“那你想过没有,如果未来的百度可以靠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