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_文娱救世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顾诚跟冯导还算聊得来,说了整整一个下午。

  眼看都要饭点儿了,潘洁颖见顾诚没准备下班,来他办公室看看,就撞到了他们几个。

  潘洁颖有些不好意思,道个歉准备退出去:“呦,还有客人,那你们慢聊,阿诚你也是失礼,都不请人先吃饭。”

  其他人进顾诚的办公室都是敲门的,潘洁颖主要是习惯了,是公司里唯一一个有时候不敲的。

  冯导显然也知道这边公司高层有哪些人,很客气:“不打扰不打扰,是咱自个儿聊嗨了。要不是潘小姐提醒,我都忘了饿——顾总请我喝两杯呗?”

  顾诚也不含糊:“那有啥含糊的,走,江南会——当初我跟你们王总就在那儿认识的。”

  跟文化人就聊天就要有文化人的方式,客套多了没趣。

  到了会所,席面一摆,三杯两盏过后,话题就不限于对电影的见解了。

  酒这个东西,是个发散思维促进联想的良药。何况潘洁颖也不是电影圈里的人,顾诚说话多少要照顾到她的理解力。

  “这酒一喝,我就想起中学时候看丰子恺老先生一散文来。”

  冯导也算文化人文化,顺口捧了一句:“那也算你们老乡了,‘居邻葛岭招贤寺,门对孤山放鹤亭’么,你倒是说说怎么篇文章,我看看应不应景。”

  顾诚用手指头沾着酒,在桌上比划,一边说:“老先生那篇文章讲他游黄山天都峰,爬鲫鱼背,画兴大发,画了幅风景画。然后作了一篇散文,专道‘照相出现之后,画画还有什么存在价值’的问题。

  文中言道:照相一出,天下画师谁能比照片画得更像?所以一味求像,这个画师也没啥活下去的价值了。但是画技之妙,在此处可显详略得当、缺笔留白。如果跟照片一样,把鲫鱼背上的草木葱茏全部画上,须显不出这天都奇险的险处来,定要寥寥数笔勾勒岭脊,不见其余,一人一岭,才得其神髓。

  回到咱下午聊到的话题,丰老前辈在讨论绘画存在意义这个问题上,算是‘朝前看’的人了,没说照片一出来,画家就怨天尤人,恨不能淘汰出历史。”

  “丰老先生还写过这样文章?那倒是失敬了,我还当他就是个画漫画的,没想到还当得大师二字。”冯导也收了一开始的轻浮表情,虽然喝了酒,还是自然而然有一股仰慕先贤的神色。

  “这没什么奇怪的,专注出工匠,跨圈出大师。老先生虽然学问画技都谈不上当时最好,但毕竟同时涉猎几个圈子,又会画,又懂点摄影,还写些散文,很容易总结出比较优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么”。顾诚轻描淡写地解释了一番,然后喝了几杯继续总结:

  “人一开始,看啥是啥,不总结不归纳,天然纯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所见即所得。被一总结,一归纳,皮肉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