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7章 斗酒诗百篇_三国,开局被曹操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

  “老三,你这字跟谁学的?”

  程武一脸难以置信的问道。

  他比程阳大了将近十岁,自己兄弟拜过哪些老师,跟什么人读过书,他心里一清二楚。

  因为程阳以前底子差,又无心诗文,所以请来的都是一些蒙学老师。教他识几个字,不至于做睁眼瞎子就行。

  要说那些蒙学老师们有这种本事,程武断然不会相信。

  “这个啊,是我偶有所感,自己创造出来的。”

  程阳脸不红心不跳,稳得雅痞。

  然而,这话在黄月英听来,确实大为震撼。一个年轻小子,不过十七八岁,就能独创一脉,成为书法大家了?

  可偏偏,事实摆在面前,她亲眼所见,做不得假。

  黄月英目光炯炯有神,扭头对诸葛亮嘀咕道:“师哥,这个姓程的公子,说不定是个天才。”

  天才……

  诸葛亮面色沉郁,盯着桌案上的字体,始终说不出一句话。

  顿了顿,他见程阳接着往下写去,便忍不住跟着念道: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虽说,诸葛亮在诗词上的造诣,算不得顶尖,但他的水准是在的。

  他一见这首诗,就已经明白了,这是一首能够传唱千古的名篇。

  绝佳,绝美,美的不可胜收,美的令人心醉。

  他实在想不明白,一个看着吊儿郎当,毫无君子风范的纨绔子弟,怎么会写出如此美的诗句?

  难道,他当真是个天才?就和自己一样?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全诗写完,程阳落笔,在右下角空白处写道:“程家三少,作。”

  席间众人,一边默默研读,一边仔细品味。

  品着品着,每到有所得时,便忍不住双眼放光,连连感慨起来。

  诗歌之道,不仅讲究天赋,也讲究寻常积累。

  品诗亦是如此,没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连诗味都品不出来,更不要里面的哲理与深思了。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场几人之中,程昱的年纪最长,黄月英的天赋最高,因此,他二人对这首诗的感触也最深。

  程昱一会儿看看桌案上的诗句,一会儿看看笑呵呵的程阳,他怎么也无法将二者联系到一起。

  黄月英则简单的多了,她一头扎进诗句中,反复品扎,来回默读,单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两句,就足足默读了很久很久。

  最后,黄月英长叹一声,摇头苦笑道:“好啊!程公子,此诗辞藻华美,涵义隽永。哪怕只是题目,就忍不住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好美,好美的诗……”

  “此诗一出,怕是天下人都要为你折服了。”

  听着黄月英的夸赞,程阳突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他当然知道这是好诗,不是好诗,自己也不会背。

  “黄姑娘若是喜欢,这首有我亲笔的诗歌,便送给你了。”程阳呵呵道。

  “哦?真的吗?你肯把它送给我?”黄月英大喜过望,急忙将诗文从程昱手中夺了过来,小心翼翼的折叠好之后,放在了怀中。

  诸葛亮本就在生闷气,眼见黄月英如此,心里就更堵得慌了。

  他抬头盯着程阳,问道:“你,你不是斗酒诗百篇吗?”

  程阳笑道:“怎么,还让我写?”

  诸葛亮闷闷的,不知道如何回答。顿了顿,他突然鼓起勇气,说道:“你,定然是事先准备好的,不然,怎么写的这么快?”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