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六十一章 黑科技(中)_莫斯科194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帅阁下,”巴赫刚一坐下,立即就迫不及待地问:“我想问问,您是如何知道‘乌兰鲁斯行动’的?”

  罗科索夫斯基淡淡一笑,轻描淡写地说:“我自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这一点就不向你透露了。你还是说说,德国人在这个行动中,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吧。”

  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知道“乌兰鲁斯行动”一事,不光让巴赫震惊不已,就连坐在一旁的卢涅夫,脸上也露出了惊诧的表情。他只是从内务部的内部资料里,看到这个行动的代号,但具体内容是什么却不甚了解。此刻见巴赫即将揭晓谜底,他连忙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深怕错过了什么关键的内容。

  巴赫见罗科索夫斯基不肯透露消息来源,知道自己再问也是白搭,便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早在1940年,工程师施里维尔和哈贝莫尔就制造出第一个飞碟式飞行器—1号模型。‘别隆采圆盘’采用了奥地利发明家维克托•舒柏格研制的‘无烟无焰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爆炸’,只需要在运转时提供空气和水。飞行器共安装了12台这种发动机,发动机喷出的气流,不仅给飞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反作用力,同时还可以用来冷却发动机。由于发动机不断大量地吸入空气,在飞行器上空造成真空区,从而为飞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升力。

  这两年他们通过对1号模型的不断改进,造出了代号为‘垂直飞机’的2号模型,飞行时速可达到1200公里,并能作空中停留和水平飞行。……”

  卢涅夫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问道:“既然德国人已经有了这么先进的飞行器,为什么他们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投入实战呢?”

  巴赫看了一眼提问的卢涅夫,认出他是白天审问自己的那位将军,连忙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将军先生,由于1号模型和2号模型都是停留在实验性的尝试阶段,并未批量生产,因此您在战场上是看不到的。”

  “那三号模型呢?”罗科索夫斯基记得这种别隆采圆盘的3号模型,还曾经进行试飞,本想等巴赫主动说出来,谁知对方说完1号和2号模型的事情之后,就闭口不语,因此罗科索夫斯基只能主动问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德国人为了挽救它即将灭亡的命运,肯定会命令你们争分夺秒地研制三号模型,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试验。”

  巴赫在听到这个问题后,迟疑了片刻,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艰难地说道:“元帅阁下,您说得没错。在一群来自毛特豪森集中营的工程师和一名著名的爆破专家的帮助下,耗资数百万的3号模型终于被制造出来,并在今年2月19日进行了第一次试飞。在实验中,3号模型机在短短的三分钟内,就上升到了15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