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奸细来了_抗战之老兵油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自卫军尖山小队”的旗号,绰号叫“背崴小队”。

  但是这个背崴小队有多少人枪,目前躲在尖山什么地方却没人知道,我孙子少佐一边让便衣队加强侦缉,一边在县城和各乡镇广贴告示,只要报告背崴小队情报,一经查实即赏大米百斤,银元5个。

  山下魏家村的魏老汉近来愁呀,愁得很!二小子都十六七了,也该成家了,倒是给他说了一门亲,可现如今拿不出彩礼,那边就拖着不肯出嫁,他明白亲家的心思,也知道是这个理,但这兵荒马乱的,钱哪里是好找的。

  他寻思着把二小子打发到镇上或县城去寻个营生,挣笔钱回来把亲事办了,他再把床底下藏着的银元拿出来凑凑兴许就够了。

  昨天他去许家镇看见很多人围在街边看墙上贴的布告,他也挤进去听-他不识字。原来悬赏拿前些天打许家镇的匪徒,赏格是100斤白米外加5个大洋!

  回村的路上魏老汉心思就活泛起来,今天临出门就看见山上尖山村的杨同宝又进了村,前几天就是他们二十来个人,又是刀又是枪的鼓捣,还有几个国军,天擦黑时往许家镇方向走,晚上又经过魏家村上山,都背着枪,扛着粮食,他躲在门缝看得清清楚楚的。

  后来就听说许家镇被打了,他就知道是山上杨同宝和尖山村几个不安分的小子伙同国军干的。

  魏老汉不是便衣队发展的眼线,也不是地主大户仇恨共产党分田分地,他只是冲着那一百斤大米和5个大洋来的。

  他知道村里哪些人跟共产党的人走得近,还有哪些是给国军通风报信的。如果是自己村里的人打的,也许他就不会告密了,都是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怎么能告密呢?不过既然是山上的尖山村的人干的,那就不同了。

  他只是冲着那一百斤大米和5个大洋来的。这么多年,年年打仗,谁都说自己是好人,打仗的哪有好人?

  他怕消息不准确或是那帮人跑了,还跑到尖山村去看过,正巧看见戴着钢盔的蛮牛带他的二班背着枪在跑步呢,就进了一家远亲的院子里,随意打听了几句就下山去了。

  他没去镇上的便衣队,他可知道什么钱经过他们的手就剩不下,他去了县城,打听到宪兵队后,畏畏缩缩的进去,被站岗的鬼子三八大盖一比划,差点就吓瘫在地。

  最后还是见到了我孙子少佐,原原本本说完后,少佐很高兴,拍着他的肩赞赏他,又通过翻译问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他一一作答。日本兵很讲信用,马上数钱给他,还让他在一张纸上按下了手印。他挑着两袋白米回家,一秤有120斤,让他念叨了我孙子少佐好几天的好哩!(2)

  两天后的晌午,一个货郎挑着货郎担摇着拨浪鼓上了尖山村。

  今年三十四岁的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