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9章 好书记_七十年代之悍妻不好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里比其他公社的情况好了很多。”

  灵溪公社在蝗虫灾害中,防治效果最好,禾苗绿油油一片,山间青菜瓜果飘香,青草葱绿,树木浓郁,防治蝗虫的第五天下午,吸引了第一批前来采访的记者。

  走过大片禾苗被啃食得七七八八、杂草俱灭、树叶都被啃光、接近荒芜的公社后,记者们看到西斜太阳下眼前葱绿的景象,忍不住感慨。

  蝗虫如此严重情况下,周边公社多多少少都被蝗灾破坏的情况下,灵溪公社竟能如此完整的保持整个生态链。

  “我们公社是最早防治蝗虫的。”

  秦振斌在镇上开会,于大康带着记者在田间山地里参观。

  “我们公社,从双抢之前,就开始买鸭子回来。当时镇上鸭子不够多,我们就去县上购买。”

  “当初你们是居于什么考虑养这么多鸭子呢?”

  “当时想得很简单,一是双抢后会有一部分谷粒掉田里,这些谷粒掉田里,会发芽,和晚稻禾苗争抢养分,我们就想,养些鸭子,鸭子可以在田里把这些谷粒吃掉,不浪费;二来是,鸭子经常在田里找食,鸭粪也是肥料,刚好肥田。”于大康回答。

  “听说,在蝗虫爆发初期,是你们公社最先提出整防整治的?”记者继续问道。

  “对,对!这个是我和我们大队长商量后探讨出,向镇里县里提出来的。我们公社有鸭子,鸭子可以治理蝗虫,我们公社免受蝗虫之灾,但我当时更考虑的是,镇上的蝗虫,县里的蝗虫。覆巢之下,无完卵。我们联合所有兄弟公社,一起整防整治,才能将蝗虫问题解决。”

  “只解决灵溪公社的蝗灾,不是解决蝗灾。只有所有公社的蝗灾解决,才是真解决。灵溪公社社民有饭吃,不是富足,镇上县上乃至全国人民都有饭吃,才是国泰民安。”

  “灵溪公社蝗灾在我们控制范围内后,我们将我们公社的鸭子不对免费派出去,义务支持兄弟公社。”

  于大康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从养鸭初衷,到整防整治,再到大公无私帮兄弟公社,每个点都听得记者们兴奋又激动。

  而他们眼前这位书记,不得不说,是极为优秀的。

  办事有前瞻性有远见,提前养鸭子。

  有大局观,有格局,且气度不凡,解决自己公社蝗灾之后,立马大公无私的帮兄弟单位解决蝗灾。

  这样的优秀的人,这样有通力合作的人,更是优秀干部中的典型。

  灵溪公社的村民几乎没见过大记者,而且还是一次来好多个人的记者。

  于大康站在记者中间侃侃而谈,看他们着实觉得了不起。

  可听着听着,他们觉得好像有些不对。

  这鸭子,不是一开始是秦瑜买的吗?

  因为镇上小鸭子每次孵出来的数量有限,所以秦瑜经常去其他的镇上买。

  有些时候,鸭子是她骑顾瑾的车带回来,有时候,是她挑回来,每次他们在马路上碰到的她的时候,她都是满头大汗的和大家打招呼。

  于大康连根鸭子毛都没摸过。

  怎么变成他也去买小鸭子了?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