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二章,白衣渡江_奇观误国:我要重振魏武雄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守江必守淮,还有第三点政治上的因素,那就是以示北复中原的决心,王业不偏安。

  守淮虽然是偏安一方,但却是有着窥视中原的能力,随时都能发动北伐,在政治意味上也能更加争夺大义。

  如果他们失去了淮河一线,仅仅是守卫长江,这在天下世人看来,根本就是一个苟且偷生的政权罢了,放弃北伐的话,将会人心尽散,坐以待毙。

  而且他们内部有矛盾的时候,北伐是十分有利的,可以转移内部阶级的矛盾。

  割据一方的政权,其实他们内部的斗争也是不少的,就比如最近的蜀汉政权,里面的益州派,荆州派等等都是有着尖锐的矛盾。

  只不过在诸葛亮的镇压之下,发动了北伐,暂时将这些矛盾转移了出去。

  可是如今蜀汉灭亡,孙权更是只有长江在手中,这让他十分地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失去了盟友的东吴,单打独斗,大概率不是曹魏的对手,而又没有前线可守之地,孙权的日子过得十分难熬。

  其实名义上的守卫淮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个淮河,而是江淮之间南北通道的重要节点,具体来讲就是襄阳,合肥,淮阴三处军事要地。

  古代战争实际上打的就是后勤,基本上的战争都是围绕着交通要道所展开,有交通才会有补给,没有补给就只能是干瞪眼。

  而在这种古代之中,最重要的交通就是水运,一艘货船载重的货物,足以抵得过数十辆车。

  我国的南北联系交通干线就是三条,东线就是从徐州南下,经过淮泗口进入邗沟,之后再途经淮阴,高邮,经广陵渡渡过长江。

  中线便是从开封南下,经过淮阳,之后便是进入淮河,经淝水,之后便是再过寿春合肥,进入巢湖,再通过濡须口进入长江。

  而西线就是从洛阳开始南下,经过南阳城,便是襄阳,可以通过襄阳进入汉江,顺流而下就能抵达长江。

  襄阳,合肥,淮阴都处在南北交通的重要要道之上,并且地形都是位于收束之地,尤其是襄阳与合肥这两个地方,那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地方。

  无论是北方的政权要南下征讨,还是割据南方的政权进行北伐,都必须要经过这两个地方。

  所以这里是十分适合构建成前线要塞进行防御,集天下之人力物力,构筑铁壁一般的防线,阻挡敌军的进攻。

  襄阳,合肥,淮阴,三处地方都是山环水绕的地方,不仅仅是能够扼住敌军的咽喉,还能十分方便地进行补给。

  这三处地方都是凭江为防的城市,如果想要长期围困这三处城市,就不得不将军队分成几份,彼此隔江驻守。

  但是这样的围困城市,就给了城内敌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但是这些地方,都在曹魏的手中,孙权手上可谓是无险可守。

  孙权现在是做梦都想要把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