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三章 六万块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不如。咱们的全钢手表走时也准着呢,和日本货又差哪儿了?降价到五十多块没人买,鬼子的可卖一百多呢。”

  “我告诉您吧,所谓的质量好,不过是一种老百姓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罢了。而这种感觉,日本人就是通过您死活看不上的广告,像催眠一样,植入进老百姓的脑海里的。偏偏这些他们花出去的广告费,又可以加在产品售价里,从咱们老百姓身上赚回来。”

  “最后我就要问问您了,像这样精明的商业对手,您怕不怕?假如有一天您必须得和他们近身交锋了,您就靠眼下的这种保守的经营方式,能赢吗?”i/i

  好嘛,不能不说洪衍武这番话够刺心啊。

  简直跟一根根针一样扎在杨厂长的心窝子里。

  弄得他又痒又痛又愧得慌。

  可偏偏还有根有据,人深省,实在是不能不让杨厂长加以思考和重视。

  说白了,这杨厂长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真想干实事的领导上了。

  哪怕他再要体面,也不敢拿公家的利益全自己的颜面。

  所以……所以他这个厂长也就只能委曲求全,忍辱负重了。

  杨厂长还真行,硬是忍着“打脸的痛”,立马换了副和颜悦色的表情。

  客客气气、好言好语地来跟洪衍武讨教起对策来。i/i

  洪衍武倒也不以为甚,毕竟水清在边上嘛,也由不得他对厂长不敬。

  他便很痛快的点拨了杨厂长四步走方案。

  一,他的意思是,为了和别家的面区别开,方便面先得营造出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来。

  名字要有特点,朗朗上口。

  外包装也要有特点,要让人一看见他们的方便面,就知道是“北极熊”的东西。

  二,趁着市场空白,竞争少,全力扩大产能,抢占市场份额。

  要点就是必须得快,靠争分夺秒,时不我待啊。

  千万别学的厂家那样怕损伤机器,不着急不着慌,按部就班的搞生产。

  一定要多招人,不惜三班倒,用最短的时间生产出最多的产品来,把买机器的本钱赚回来。i/i

  然后用赚到利润再增加流水线,从产能上先过别人。

  生产出来的方便面不但要在京城卖,还要在津门***别人更早圈定那块真正的空白市场。

  三,随着产能的释放,同时加强市场宣传,就要打广告搞促销了。

  目的是为了扩大产品知名度,加让人们知道他们的方便面,进而给顾客催眠。

  一旦让顾客形成他们的方便面才是正宗的认识,那他们的产品也就在顾客的心理层面有了竞争优势。

  四,在进行这一系列的疯狂扩充行动同时,还得不断研新的汤料包,增加丰富汤料里的内容。

  最好是效仿日本,先把他们那些带藏着的花样给学会。i/i

  那样的话,等到两年之后,哪怕竞争者都一股脑冒出来

  可“北极熊”已经家大业大,又有品牌优势,又有产量优势,又有推陈出新的能力。

  还会怕谁啊?

  动个手指头,就能让那些新厂家吃不了兜着走……

  洪衍武的条例分明的建议听得杨厂长是热血沸腾,频频点头啊。

  就这样,赞助《西游记》剧组的事儿居然又被洪衍武巧舌如簧给盘活了。

  因为说到做广告的效果,哪儿还能比华视电视台好啊?

  而且算算时间,这戏能播出的时候,还真就是杨厂长差不多能把流水线回本的时候。

  合适。

  于是最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洪衍武给《西游记》剧组讨要到了六万的经费,外加两百箱方便面。

  而杨厂长在善财难舍的肉疼之余,对洪衍武这个人,感受也是很复杂,很难以道明的。

  怎么说呢?想想吧,他给自己的定位,本来是把夏伯阳引上正路的政委克雷奇科夫。

  可现实里呢,他这个克雷奇科夫,因为才能不济,见识不足。

  不但没能让夏伯阳心服口服,反而被夏伯阳抓住机会给教育了一顿,还得倒拍下属马屁。这是一种什么滋味?

  憋屈不憋屈?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