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大地震_我的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有利时机。其燃料和石油产品出口从1970年的17000万吨增加到1988年的44700万吨。

  其中,石油为0500万吨,天然气是880亿立方米。石油成为苏联出口的大宗产品。苏联在全球的原油市场中约占10%,如把全部石油产品都包括进去,则合1%。

  天然气在苏联能源平衡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60年前,苏联天然气开采和消费占其燃料开采和消费总量的8%左右。这一比重在60年代达到18%~19%。到80年代末,苏联统一煤气供应系统提供了苏联燃料消费的40%以上,保障了东欧各国和许多西欧国家大部分燃料消费。

  如果这些服务于苏联能源产业的人能被谢洛夫掌握在手里,可以谢洛夫马上就能成为苏联国内一号人物,而现在,第二巴库正在开发中,号称第三巴库的秋明油田更是没有影子,巴库的国立石油大学的学生们就非常重要,也许这几年的学生未来会成为掌握苏联能源命脉的一群人。

  而在莫斯科,一切都似乎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各个部门和机构都在有条不紊的持续进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已经完成,苏联恢复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苏联在最短的时间内,以难以置信的努力为代价,不仅医治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而且经济实力比战前大大增强。大约已经到了美国的百分之四十,处在世界第二位。

  而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五个五年计划,规定到1955年,工业生产水平比1950年提高百分之七十左右,生产资料的生产约增加百分之八十,消费品的生产约增加百分之六十。似乎一切都在像好的方向发展,事实上,此时整个苏联也都会这么认为,除了谢洛夫。

  195年月1日下午60分,斯大林因中风摔倒。最后被发现时,他穿着睡裤和背心坐在毯子中打鼾。斯大林的助手最初以为他只是喝醉了,但随后发现他可能陷入昏迷。

  苏联宣布全国默哀八天,所有部门、司局、工厂停止工作。退役军官都穿上了原来的军服,仿佛如临大敌重回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躺在工会大厦的圆柱大厅,几公里长的队伍蜿蜒在莫斯科的大街巷,人们向普希金大街缓缓移动,军队和卡车勉强维持着秩序。

  美国方面把斯大林逝世看作难得的机遇。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讨论和反复修改,美国政府敲定了心理战略计划,利用**、自由欧洲电台等工具对苏联、东欧等国进行宣传战。艾森豪威尔发表演,声称“一个时代已随约瑟夫・斯大林的逝世而结束”,美国准备与所有诚心致力于和平的国家一起为和平而努力。他反问“苏联准备做什么?”1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