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谢列平一系_我的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道,“证据是不是充分?绝对是外国人,不是本国人被冤枉对不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那就快速处理,四百人一天三顿饭还浪费苏联粮食呢。祖国的徒弟虽然多,但也没有地不养闲人,还他么是外国闲人……,要不是害怕成为外交问题,我还想让土耳其把子弹钱报销……”

  谢洛夫喋喋不休的道,“今天我先为亚美尼亚要会一利息,西亚美尼亚也应该回到苏联的怀抱中!甚至君士坦丁堡的地位和归属都可以在好好议论一下!”

  五十年代的莫斯科,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就好像谢洛夫在后世见识到的任何一座中国城市一样,每天都有新的变化。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崭新城市,迸发着惊人的生命力。

  在莫斯科的每个角落里,人们都正在进行着紧张的劳动,各种各样的机器在地上、地下施展着它们的威力。莫斯科在向天空、地下,向四面八方迅速伸展着。

  旧日弯曲狭窄的街道,已开辟成宽阔平坦的大道了;街道上成排前进的汽车,像一条流不完的河水;富丽堂皇的地下铁道,连接着首都中心和市郊的交通干线;修建的运河沟通了莫斯科河和伏尔加河,使莫斯科成为直通五个大海的港口。莫斯科的市区向四周扩展着,旧日空旷的郊区,出现了许多宽阔漂亮的街道,两旁矗立着高大美丽的楼房。设备完善的新住宅、学校、剧院、运动场、俱乐部……都在大量的增建中。

  共青团,能将著名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生产管理人员、艺术家和老兵等不同职业的人联合在一起。真正的共青团是青春和热血,是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训练营。至少谢列平是这么认为的,当年二十四岁的谢列平作为莫斯科共青团书记的时候,亲手将一批有一批的青年亲手送上前线,卓娅就是其中的一个。

  谢列平对共青团的影响力体现在方方面面,这也是一些人称谢列平为共青团之鹰的原因,直到今天,谢列平成了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

  谢列平和一般人不太一样,在接待自己的朋友时候,他从来不关心到底是不是准备一下,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比如现在,共青团总部大楼里面。

  “亚历山大,这就是你在共青团里面提拔的干部?家伙上任不到一个月,已经把外高加索闹得天翻地覆,现在内务部系统里面都快炸了!”梅夏采夫苦笑着道,“你不知道,已经有人准备调查他了!”

  “一帮外国人,还是外国间谍,杀了就杀了!”谢列平的话跟谢洛夫毫无二致,对于这些间谍谢列平有一百个理由干掉他们,谢列平可是在二战中亲手处理过不少人。

  “现在可不是战争时期了,亚历山大!”叶戈雷契夫道,“这些间谍当然该死,谢洛夫的处理也符合内外部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