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局长_我的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天然的死敌,中国和苏联实在是太近接壤的边界太长,一点微小的敌意都能造成另外一方巨大的恐惧。

  还有就是谢洛夫心中一点阴暗的考量,那就是想知道一个未来的可能性。那就是如果法国本土的绿教徒数量过多,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具体点就是会不会造成内战?要是阿尔及利亚还在法国手中,这种情况是非常可能出现的。

  这个时代的欧洲政治家还不像后世这么脑残,普通人对信仰完全不同的人种也还有些敌意,要是铁幕对面出现了绿教徒过多的情况,作为北约的敌人,谢洛夫还是很期待的看到对面到底会怎么处理,爆发冲突是最好不过了。

  只要苏联不解体,那些欧洲国家就没有机会趴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尸体上吸血,也就达不到后世欧洲那种福利社会的水准。至少没有那么高的福利制度。那么本身还在为工作奔波的欧洲人面对蜂拥而来的偷渡客到底会是什么样的态度,一切的可能都会出现。要是极端一点,再出一个元首也不是不可能。

  阿尔及利亚的事情要是办成了,欧洲的人口比例说不定很快就会达到二十一世纪那种人口比例。这对苏联来说没准是一个好消息,到时候挑动一下民族对立情绪,扼杀一部分这些国家的潜力,就相当于苏联少了一部分压力。所以基于这几种考量,谢洛夫才会毫不犹豫的和法国展开属于帝国主义之间的合作,法国人自认为是赚到了。但最后的后果是赚是赔还是很难说的事情。

  准备回国的谢洛夫还要安排一下几个方向的工作,苏丹方面阿斯旺军事基地有地利的优势可以和那边联络,伊戈尔上校是那里的指挥官,对于苏丹的局势谢洛夫很放心。

  至于伊拉克那边和阿尔及利亚的消息,谢洛夫留下了一批中东司的同志在观察,相信这些专业人员能处理好这些事情。

  再回到苏联国土上的时候,一切已经物是人非了,第一总局的两个最大的领导都已经离开了,原来并不显山露水的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成了第一总局的新掌门人,也不知道这位新老大好不好伺候,换好冬衣的谢洛夫重新体会到了冬日的严寒,这种熟悉的感觉还是比较美妙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小就适应这种天气的谢洛夫从来没感觉寒冷是多么不好的事情,至少寒风可以让他随时都精神百倍,比任何提神醒脑的补品都要好用。

  换了老大的谢洛夫,这次没有敢耍性格,连家都没有回下了火车就直接去了第一总局的总部,先拜见一下自己的新老大。第一总局的新局长萨哈托夫斯基中将,萨哈托夫斯基中将不到五十岁,但是比起帕纽什金来讲显得年轻的多,身材高大的萨哈托夫斯基中将一头浓密的头发,从气场上一点都不输给前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