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5章 苏东巨变_重生之192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技进步为主杠杆,对社会生产力进行根本改革,使经济由粗放型走向集约化;根本变革经济管理体制;加强劳动纪律,提高生产率,以此实现加速发展战略。加速发展战略要求在15年内即世纪末,使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翻一番。1986年2月25日一3月6日,苏共召开“二**”。会议明确把加速发展战略定为“党的对内对外政策的总路线”,指出苏共当前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有计划地和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但是,苏联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末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在改革试点尚未取得成效的情况下,便仓促推行。因而,畸形的生产结构更加畸形。1989年5月25日-6月9日,第一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从2210名代表中选出542名组成了新的最高苏维埃。戈尔巴乔夫当选最高苏维埃第一任主席。1990年召开的第三次人代会决定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戈尔巴乔夫在会上当选为苏联首任总统,卢基扬诺夫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会后,成立了负责决策的总统委员会,其成员有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和沙塔林等。从19次代表会议到苏共28大的两年间,伴随政治体制“根本改革”热火朝天地进行,经济改革实际已陷于停滞。%,1990年比上年又降4%而出现负增长,开创了苏联战后经济严重滑坡的先例。消费品市场的供应由长期失衡发展到全面短缺,财政赤字和货币发行失控。1989年通货膨胀率比上年增加56%,1990年又比上年增加70%,外债达700亿美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广大群众怨声载道。1990年7月2一13日,苏共“28大”召开,党内的三个派别在会上分别提出自己的纲领,即《苏共中央纲领》、《马克思主义纲领》和《民主纲领》。大会通过了中央提出的《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针。对此,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未等大会结束便宣布**,莫斯科市长波夫和列宁格勒市长索布恰克也随即宣布**。利加乔夫落选后退休。这对统治地位已经摇摇欲坠的苏共造成极为强烈的冲击,苏共实际已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12月,苏联第4次人代会召开,大会就国名问题进行了表决,通过了保留原国名的决议,同时,通过了按“主权共和国联盟的原则”签订新联盟条约的总构想,并决定实行总统直接领导下的内阁制和设副总统职位。亚纳耶夫当选副总统。面对联盟濒临解体的危机,为了遏制民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