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八九章 德国海军战略(七)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算是挨几炮,军舰也扛得住,那怕是在水线带中炮,对一艘20000吨级别的军舰来说,也不会伤筋动骨,只要损管得力,根本不会有太大伤损。

  基于这些因素,虽然这一型军舰的水线装甲带只有150mm厚,但还是有相当的生存能力,当然是不能和战列舰相比,也绝不算是不堪一击的。

  这些解释德国海军部到也能够理解,但在心里上怎么也过不去,毕竟以前德国军舰一向都是注重防御的,现右突然来了个急转,肯定接受了,于是最终经过商议之后,还是决定将水线装甲带増加到180mm厚。

  但这一改动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増加了大约800-1000吨的重量,使总吨位肯定要超过原来的20000吨;二是会降低军舰节的速度,可能最终的速度达不到27节。除非是在其他地位削减重量,

  最后双方协商决定,取消全部的发射管;将6座双联150毫米副炮,改为4座;将8座双联105毫米速射炮,改为4座双联105毫米速射炮,4座双联88毫米速射炮。这样调整下来,可以减少大约5-600吨的重量,免强可以达到德国提出的技术要求。

  其实在主力舰装备的作用并不大,因为这个时候炮战的距离已远超过了的射程,而主力舰也不可能冒险靠近敌舰发射,因此的作用主要是用在对失去战斗力的敌舰补枪,但主力舰出动,肯定会有随行的护航军舰,这些军舰上装备的也可以干这种活,而且还比主力舰干得更好。当然这又涉及到怎么算人头、计战绩的问题,不过这和军舰的建造无关。

  当然这样调整之后,副炮的火力肯定是被削弱了,不过军舰的战斗力主要是看主炮,由其是主力舰,都是比拼主炮,副炮的作用只是对主炮的补充,以及在一些低强度的战斗中使用,或者是对付抵近施放的小型军舰,因此对军舰的整体战斗力的影响并不大。

  初步设计就这样确定下来,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深化的设计图纸,以及和各种载荷、负荷、力矩、承力等数据的计算,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由其是在这个没有机算机制图的年代,完全要靠人的手工绘制完成,而且有时候只要是有一条线画错了,整张图纸也就基本作废了,因此仅靠海军小组的几个人当然是无法完成的,好在是这样的绘图员在德国有的是,海军小组只用给他们提供指导,动动说就行,绘图的事情全部交给徳国的绘图员来完成。

  而就在双方进行军事交流的同时,华东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访问也在顺利的进行,首先访问的是奥匈帝国,徐济超和李三杰在这里受到了十分热烈的接待,奥匈帝国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大公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