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崖壁上的清泉_行者玄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蹒跚而行的人,心里明白,要是再不尽快走出这块石滩地的话,很快就会有人倒下去。

  而最让他担心的,还是道缘和道通这两个小沙弥,他们年纪还小,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几乎是机械运动了。

  道缘拖着胖胖的身体,时不时地抬手擦着满头的沙子满脸的汗……终于,他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到一块石头上,但随即又“哇”地一声,跳了起来。

  “怎么了?”玄奘惊问。

  “好,好烫!”道缘用手捂着冒烟的屁股,裤子上竟被烫掉了一块布,露出鲜红的肉。

  手力们都哄笑起来,紧张的气氛一时有所放松。

  道信摇着头道:“难怪你阿伯说你又懒又馋,他可真没说错。”

  道缘气得鼓了嘴,不作声。

  此情此景,不禁令玄奘心中涌起一阵深深的自责:“唉,他们都还是孩子,我为什么要把他们带离高昌?”

  “快看!有水!”道通突然指着前方喊道。

  已经走得有气无力的马队在这还带着童音的脆喊声中停了下来,所有的人都朝着这个小沙弥手指的方向看去——

  果然,在大道南面数丈高的沙土崖壁上有一处泉眼,从岩石的裂缝处流下一条细细的水带,汩汩的泉水正从崖壁上往外涌出,像淋浴一样顺着岩壁流入到下面的绿洲里。

  一见到这片小小的绿洲,人们霎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玄奘心中也喜悦异常,焦虑一扫而光。虽然断水还不到一天,但他的人马已经是口干舌焦,难以支撑了。

  玄奘是幸运的,他大概不知道,他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西方探险家说:千万不要让你的队伍处于缺水断粮的绝望状态中,哪怕只是断上一个小时,也具备了产生哗变、内讧和谋杀的一切条件。

  在艰难的环境中,人多比人少安全,能够携带的物质也更充足,从而更容易与恶劣的环境抗争。但人多也有人多的问题,那就是,恐慌情绪的蔓延,相互之间的埋怨,这种情绪比环境本身更致命。

  所以有经验的领导者一定要能够驾驭这种局面。在这方面,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可谓汗牛充栋。

  一支十几人的军队在沙漠中与大部队失散,他们的水喝完了,正当大家绝望、等死又开始相互埋怨的时候,队长举起自己的水袋说:我们还有一袋水!

  众人立刻激动起来,对于他们来说,有这一袋水就意味着还有希望,非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不能动用。

  十几个人就看着这一袋水前进,无论多么艰难他们都觉得可以再坚持一下,因为水只有一袋,喝完就没有了,所以他们要把它留到最需要的时候喝。

  终于,在第三天的清晨,队伍走出了沙漠。死里逃生的人们激动得抱成一团,纷纷提出要喝水庆祝一下。

  这时,队长在众人的目光中打开水袋,缓缓倾倒,从里面倒出来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