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赤离回来了_行者玄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觉得他整个人都有一种耀眼的光芒!”

  “我也这么觉得。”纭姝心悦诚服地点着头。

  “不是什么光芒,”太妃摇头道,“你们还年轻,都没有看出来,这位大唐法师的身上,有一种能够穿透人心的空灵。如果你们平常多念念经,或许就会明白的。”

  不错!阿依那想,穿透人心的空灵,对呀,就是这种气质,让她深深地为之着迷。

  纭姝毕竟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女,没有太多的想法,听了太妃的话只是开心地说道:“祖母啊,您的眼光实在是太准了,纭姝现在最佩服的就是您了!”

  “那是!”太妃笑道,“祖母活了这把年纪,别的不会,就学会了看人!”

  看着她们几个兴致勃勃的样子,宇文王妃在一旁摇了摇头。她想,要是文泰和法师知道,她们这几个女眷在听经的时候,讨论的根本就不是经书佛典,而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知道会不会当场背过气去?

  此时,玄奘清越的声音正回荡在道场内外:“波斯匿王请示佛陀护国法门,佛陀却先为波斯匿王宣说护佛果、护十地行。这是因为五趣杂居地是众生共业所招感的,因此,要护国,首先必须对三宝的不可思议功德生起信心,有了信心,自然能行善持戒,如此一来,便可护人护国……”

  说到仁王与佛、与国之间的关系,玄奘接着说道:“仁为美德之称,王是自在之义。施行仁政,恩惠黎民,统御四方,而得自在,故称仁王。仁王修德行仁,化被万民,国土安稳;仁王受持般若之法,则法力加被,能令王身安隐,国界太平;仁王宏护般若大法,则法力普及,能令人民信仰,国土安宁。是以护国之法,应以宏法化民,为先务之急……”

  听到这里,国王麹文泰不禁暗暗点头,怪不得那些去过大唐的客商如此推崇这位年轻的法师,此时听他讲经,当真是神情朗彻,风资出群,剖析义理,议论风发。

  不仅麹文泰如此想,在座众人,也皆应机领会,觉得这大唐法师果然是鲜有其匹。

  葡萄架下,纭姝着迷地看着这个来自东方的法师。他端坐在那里,周身散发出一股祥和之气,使人见了却又不由自主地感到身心轻松。

  这就是祖母方才所说的,那份穿透人心的空灵吗?唉,祖母看人的眼光就是准!自己怎么就没有产生这种想法呢?只是觉得法师身上有一股说不出的特殊气质,令她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舒畅!

  可能是太过于靠近火焰山的缘故,虽然尚未到盛夏,王城内也已经是热气逼人。接近正午时分,毒辣辣的大太阳渐渐移到了头顶,空气中没有一丝凉风,就算是端坐在树荫底下,也会感到燥热难耐。

  然而帐内帐外的人却没有一个退场的,所有人,无论是平常为生计忙忙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