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四章 屈露多国的怪病_行者玄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沟通能沟通的地方。”

  玄奘忍不住想起中亚地方的一些教派,彼此间打得你死我活,甚至发誓要打到对方绝了种为止,也是因为无法进行沟通吗?

  沟通能沟通的地方,这是一种宽容。令玄奘感到欣慰的是,无论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都拥有这种宽容。

  这大概就是佛教能在这两个地方产生并发展的原因吧?又或许,是佛法给了人们这种宽容?

  “大师,我要离开这里,到中印度去。”

  长者点了点头:“希望你一路平安。中印度高僧云集,你在那里可以学到很多。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你未必能在那里找到一个可以同你心平气和地谈论旃荼罗的法师。你明白吗?不要试图与他们沟通这个问题,这对你不利,对你求法的目标也不利。”

  玄奘沉默了一下,终于合掌道:“多谢长者教诲。”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七月,玄奘同般若羯罗法师结伴,离开了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离开了磔迦国,继续向东南方向行进。

  他们首先来到阇烂达那国,住在突舍萨那僧伽蓝里。在寺中,玄奘结识了一位名叫旃达罗伐摩的老年僧人,此人本是北印度的一位王子,生得体格魁梧,相貌非凡,出家后潜心佛学,成为当地人极为敬重的一代名僧,其对般若学和唯识学尤为精通,著有《五蕴论释》、《唯识三十论释》等著作,见解颇为独特。

  玄奘读了这位法师的著作后,很是佩服,常去僧舍请教,旃达罗伐摩也对这位远道而来的求法僧极为欣赏,二人遂成忘年之交。

  般若羯罗自然也不愿入宝山而轻过,便同玄奘商量,希望能请旃达罗伐摩法师开解经论。玄奘早有此意,向法师提出请求,法师自是无有不允。于是,两个年轻沙门便在这突舍萨那伽蓝长住了下来,向旃达罗伐摩法师细细学习《唯识论》、《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经论。讲完这四论后,旃达罗伐摩又为他们讲了《众事分毗婆沙》。

  转眼六个月过去,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初,玄奘和般若羯罗终于告别了阇烂达那国,告别旃达罗伐摩法师,继续朝中印度进发。

  不久来到屈露多国,这是一个山地国家,气候偏冷,偶有霜雪。难得的是,由于背靠雪山,一路上多有珍贵药材,玄奘随走随采,很快就装了满满一包袱。

  这里还出产金、银、赤铜及火珠等物,普通村民的家中就可以看到,价格低得吓人。玄奘甚至在路上拾到了一枚内有火焰的珠子,品相极佳。

  般若羯罗感叹道:“这玩艺儿要是卖给黑岭以东的拜火教徒,可值钱了!”于是玄奘顺手送给了他。

  经过了几个村庄后,玄奘惊讶地发觉,这里的人不仅容貌丑陋,且脖颈粗大,似有肿块,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