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少年行者_行者玄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都洛阳曾经是十三朝的都城。

  唐朝以前,那些帝国创业的开国者们,大都喜欢把长安作为最初的都城——地处关中险要,有天然崤山和潼关,进可功,退可守,最适合作帝国创业的根据地。

  而洛阳则不同,虽说南有洛水,北有黄河和北邙山,但基本还是坐落在平原之上,缺乏天然的深沟、壕堑、壁垒、雄关,无天险可守是洛阳的致命弱点,这种军事上的缺陷成为它最大的遗憾。

  所以,那些开国君主们,并不看好洛阳。古都洛阳的命运,更多的是作为陪都。

  然而,当帝国繁荣之后,随着首都长安的人口剧增,都城长安的劣势也就渐渐凸显出来——地处西北山地,物资的运输,资源的供给,都不方便,一大堆的问题。

  汉唐时代,长安经济并不发达,而位于中原地区的洛阳,由于地处国家心脏地带,经济发达,富可敌国。

  这就是为什么隋炀帝要把洛阳作为陪都,他通过经营洛阳,修建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把江南和华北连起来,这样就可西通长安,南连江南了。

  也就是说,在江南与华北之间,洛阳处于中间枢纽的位置。

  洛阳佛学鼎盛,有被朝廷供奉的四大道场,净土寺便是其中之一,每日里人流如织,香火旺盛。

  香客们进寺礼佛听经,最头痛的就是带进来的孩子们了。特别是七岁八岁狗都嫌的年纪,闹起来可是不讲场合。偏偏在佛祖的眼皮子底下,你还不能发作。

  净土寺想出了一个很聪明的主意,将香客的孩子们集中到偏殿里听经。

  什么经能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当然是故事性很强的《百喻经》了。

  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两步式结构:第一步,讲故事;第二步,由这个故事展开,阐述一个佛学义理。

  这些寓言故事描写的都是幽默可笑的事情,具有犀利的讽刺性。先说笑话,后讲佛法,笑话里面包含着佛法。既富有情趣,又蕴含哲理,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启人智慧。

  孩子们显然很喜欢听这样的故事,特别是,负责讲故事的是一个同他们差不多大的小孩子,这就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了。

  偏殿内由三层蒲团垫起了一个简易的狮子座,这便是法师讲经说法时的座位,据说是从文殊菩萨那里来的。依照佛典所载,文殊菩萨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曾经引导无数的修行者证得佛果,因此是大智慧的化身。

  文殊菩萨的座骑名叫狻猊,长得像狮子,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所向披靡、无坚不摧。背上设一个莲花台座,代表清净无染,因此被称作“狮子座”。

  佛经不是随便讲的,要恭恭敬敬地礼请法师坐到狮子座上开讲,这叫做升座。

  狮子座可以很豪华,比如高大庄严的讲坛,黄金铸造的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