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弥兰陀所问经_行者玄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涵的崇高。

  说到世俗生活,《法典》里面也并不都是沉重的话题,还有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

  “只穿一件衣服时不应用食,不应赤条条地裸浴,不要在路上、灰上或牝牛的牧场上大小便。”

  “不要独宿在无人栖息的家中,不要惊醒财富和学识比自己高的酣睡者。”

  “不要因动怒而抓取人家的头发,或打击其头部,或自己打击自己的头部,用油涂首后,不要用油接触任何肢体。”

  “打闪、打雷、下雨或流星到处从天陨落时,阅读应中止到第二天的同一时刻。摩奴就是这样决定的。”

  “应当知道启示即经典,传承即法典,两者在任何一点上都无可非议,因为义务的体系全部源出于它。”

  “正义的最高根据在于《吠陀》圣典,所以刹帝利首先必须诵读圣典,礼敬婆罗门。”

  ……

  “看来,要全面了解这些,我还得看一看《吠陀》。”玄奘喃喃自语道。

  然而,当他向寺中僧侣提出这一要求时,却被告知寺中没有《吠陀》,只能到婆罗门教的神祠里去借。

  玄奘也只是出于好奇,并没有想着一定要看,既然这里没有,也就算了。

  看多了这种东西到底不太舒服,玄奘合上书,决定出去走走,散散心。

  这座城市里最盛行的娱乐活动便是说书,讲的竟是佛教故事。正被《摩奴法典》弄得身心疲惫的玄奘听到当地人绘声绘色的说书,忍不住驻足倾听。沙弥圆觉和来自迦毕拭国的使者阿提伐摩也被这些故事吸引住了。

  “从这里往西,在极西之地有一个地方,名叫巴克特里亚,”一个头缠白巾,腰扎泥嚩些那的小个子说书人坐在篝火旁边,眉飞色舞地讲述着,“大约一千年前,巴克特里亚出了位梅南德国王,你们一定听说过这个人吧?”

  玄奘摇摇头,其它听众也都摇头。

  说书人得意地一笑:“我想,你们一定知道他,佛经上把他称为弥兰陀王。”

  玄奘恍然大悟:“就是《弥兰陀王所问经》中的那个弥兰陀吗?”

  “除了他,还有哪个弥兰陀呢?”说书人惊奇地看了玄奘一眼,接着说道,“此人也算是个圣王了,他学识渊博,智慧过人,对佛教又很崇敬,但同时又提出了许多问题和疑惑。比如他想知道像他这样未出家的人是否也能达到觉悟,如果能的话,僧人们为什么还要过禁欲苦修的日子?佛徒们只要虔诚供养佛陀的舍利,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为什么佛陀却告诫弟子们不要那么做?为什么佛教认为自我并不存在?涅槃是否是佛教徒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和所要实现的最终解脱?它的本质又是什么?法师既然知道弥兰陀王,想来也听说过这些故事吧?”

  玄奘点头道:“弥兰陀国王所提出来的问题,后来结集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