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七章 山也在长高_行者玄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早,玄奘便跟随那守护人来到至那仆底城。

  至那仆底,即“Cīnabhukti”的音译,果然是“汉封”的意思。这里三面环绕着黑岭,气候温热,民风怯弱。谷物庄稼十分茂盛,国家财用丰裕富足。城中建筑虽是中亚风格,但隐隐却能看出一丝中原的影子。

  由于特殊的原因,此国居民对东土十分敬重,玄奘走在街道上,常有路人上前合掌礼拜,询问是否来自东土,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们便惊喜万分,感叹着说道:“原来大师是我们先王本国人啊!”

  “先王是从东土来的?”玄奘奇怪地问。

  “是啊是啊,”当地人兴奋地说道,“先王带来了中原的梨、桃等物,并由此往南,传往天竺各地。”

  玄奘心里一动,难道这里的人口中所说的“先王”,便是沙洛迦寺的那位汉质子?这样看来,他根本就不是什么质子,而是被汉帝国派到这里,设立封地的。

  玄奘只觉得眼前一片迷雾,拨散不开。

  看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虽说会有很多讹误,但历史还是有文字记载的好。

  这小城不大,那守护人带玄奘在城中转了一圈,也只用了半日时光。一路看到了十座佛寺,八座天祠,看来,这里的居民也是信仰各别的。

  他们找到了一个向导,让他带着玄奘去雪山下游览。

  出了至那仆底城,向西北方向又走了三天,便到了雪山下的僧寺,这是一座破寺,看上去荒凉不堪。向导朝寺院里一指,说:“这就是当年迦腻色迦王降服龙王的遗迹了。”

  玄奘进去转了一圈儿,发觉整座寺院破烂不堪,眼前除了破瓦断墙荒草,别的什么都见不着了。正欲离开,却意外地发现,后院里住着两个乞丐。

  乞丐见来了人,急忙出来行乞,玄奘取出一些钱给他们,然后问:“请问二位檀越,这里就是当年迦腻色迦王降服龙王的胜迹吗?”

  “不是的,尊贵的法师,”一个乞丐声音沙哑地答道,“龙迹离这里还有四五箭路,往右转就可以找到。那寺边上还有一座高塔,听说,塔上还有舍利,但已经很久没人居住了,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多谢二位。那么这里是什么地方呢?”

  “这里名叫抵达蕺秣苏伐那寺,就是森林的意思,”那乞丐道,“听说贤劫中的千佛都在这里召集神灵和百姓,讲演深妙佛法。如来也在这里讲过经,他涅槃后的第三百年,有个名叫迦多衍那的论师,在这里撰写了一部《发智论》。”

  “《发智论》?”玄奘吃了一惊,“那不是迦旃延论师写的吗?”

  “是叫迦多衍那。”乞丐坚持道。

  玄奘想,可能只是发音有些不同,这个暂且不去管他,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问题要问:“这里既然是诸佛圣地,怎么连个僧人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