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皂甘油肥皂泡_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颎和宇文弼与京兆韦氏对上,没人怀疑这和李玄霸有关系。

  虽然李玄霸是高颎和宇文弼的学生,但高颎和宇文弼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且李玄霸和李世民两个学生是皇帝强塞给高颎和宇文弼的。

  他们不知道高颎和宇文弼平时和李玄霸、李世民相处的模样,自然不会认为两个七岁孩童能多受这两个六十多岁的老臣看重。

  连京兆韦氏都自认倒霉,觉得自己是撞皇帝刀口上了。这一定是皇帝仍旧为他们之前的试探不满,趁此机会敲打他们。

  不然暗中传谣的世家那么多,怎么非拽着京兆韦氏不放?

  他们没打算继续和高颎、宇文弼对着干。两老头都卸掉了身上官职跑去编书了,再穷追猛打实在不好,且会被皇帝记恨。只能叹一口气,吃了这个哑巴亏。

  其他家族见状,明白皇帝确实有意推广儒学,便一改口风,不再阻拦。

  世家不是蠢的。所谓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但和王朝硬碰硬的世家都被屠了不知道多少次了,留下来只是世家的名号而已。比如现在弘农杨氏的本宗是隋朝皇帝这一脉。搁谁有点脑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唐国公府现在对外也是宣称两大汉族世家的联合。李渊与“五姓七望”的陇西李氏连了宗,窦夫人与扶风窦氏连了宗。

  所以世家内部分裂就很严重,很难力往一处使,合力阻拦一个大权在握的皇帝的政令。

  再者汉朝曾经兴起一次“文艺复兴”运动,即假托从孔庙挖掘出了大小篆书写的儒经旧作,称“古文经”,以和当时以隶书书写的“今文经”对抗。

  在察举制为主的汉朝,争夺“注经权”就是争夺朝堂地位。

  东汉末年,许多经学家投身“古文经”研究,以“我注六经”,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挽天下于倾颓。

  他们广开私学,将自己注释的经书教给当时人看不起的平民百姓,形成了强大的声势,培养了许多人才。

  后来许多魏晋世家的先祖都参与了这场运动,在朝代急速变换的时候获得了巨大的名利,一跃成为顶尖世家。如“五姓七望”的荥阳郑氏和范阳卢氏。特别是荥阳郑氏,“郑贾之学”是如今显学。

  这两个世家在听说雕版印刷儒经时,就在暗中搜集雕版印刷的工匠。等皇帝态度明确后,他们就准备热火朝天地开工印刷儒经,恨不得把自己家族的儒经给全天下的读书人人手一本。

  荥阳郑氏和范阳卢氏的地位就是靠着桃李满天下积累来的,而不是如一些经学世家敝帚自珍。他们虽瞧不起寒门,但让寒门都成为自己的“门生”,这件事他们可太喜欢了。

  当郑家得知最先提出印刷儒经的人是李玄霸之后,家族内部召开会议,急急忙忙将许诺给李建成的郑氏美妾先送进李建成府中,并增添了一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