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3章 我很低调_水浒之王族霸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哗然,这位王兄不愿意,不能帮着打掉市舶司的蠢虫啊!好忧桑,好怨念……

  沈晦道:“罢,不要强人所难,我们三大家都无能清理祸害?却要外力援手才敢一试?莫要看低自己,咱们自己就能化浑浊为清新。”

  刘一止及时力挺道:“元用的没错!本地三大族,还奈何不了个市舶司?就贪污钱款这一条,就够流他三千里,崇明镇熬盐去!”

  “的太好了!元用的好!吾辈当抗争,叫他知道男儿血性!”

  呼呼~沈晦一带头,沈家有了主心骨,想想市舶司的黑料这么多,干不翻他真对不起这些年读过的书!

  王伦鼓掌大赞,终于不是自己独自披荆斩棘了,有思想有血性的士子这样站出来振臂一呼!才对嘛!

  ……

  四明史家迁自潥阳,东汉到唐末,历经六代都为望族,在宋初还是默默无闻的一支。这一年史简早逝,留下25岁的妻叶氏,娘家人劝她改嫁,她坚持独自抚养遗腹子史诏。叶氏性格刚强,立誓守节,节衣缩食让儿子接受私塾教育,史诏有才名被举荐入朝为官,史诏以奉养娘亲不赴。史诏五子个个有才学,一子进士,在本地威望甚重。而这少不了史家的老祖母,现年84岁的叶氏。

  四明楼氏的兴起,充分明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个哲理,宋初楼皓以财雄于乡里,通过捐官得一录事,使楼氏从富绅转化向官宦家族,其孙楼郁,中进士而不出仕,在地方兴学育人三十年,为楼氏积蓄了巨大名望,史诏就曾从学楼郁。长子楼常一支官运盛,二子进士。

  这三家在本地都是乡名重,家族子弟读书人多,也有外任官员,但无一方封疆大吏,对家乡的影响力有限,这就造成,读书人遇上兵,理也白,人家关门不听你的,姚江南岸船场的兵匠抢劫管不了,市舶司贪腐昭昭管不了,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不是白的。

  王伦不想再动武力,刚直的沈晦要出头了:这种罪证确凿的罪官都弹劾不掉,还能一辈子指望别人保护自己?

  沈晦作为带头人,相与王伦、刘一止分别拜访楼氏、史氏,两家表示可以助一力,只两达成了请愿文书,一匹白绢之上飞扬文字,激昂痛斥,续签名者俊彦百余,再传檄州学、县学、士子密密麻麻~之后,沈晦等人捧着这匹绢,送到了州衙,呈本府知州——周邦彦。

  六旬老风流周邦彦,杭州钱塘人,少年时期就我行我素、个性疏散、喜读书、长得也帅。在汴京当太学生时,献了一篇七千字《汴都赋》,描述汴京盛况,歌颂新法,神宗很受用,给他个太学正官,从此步上仕途。

  多年的修炼,精通音律、书画皆能、填词一绝,去哪里的青楼,就碾压那里的风流士子。

  今,只知潇洒做官的周邦彦,就收到了这么一匹特殊的请愿文书。了解大概之后,还是不打算把它展开。自命,和这样粗暴戾气的文字不合。

  遂把士子们召去偏厅,都是有身份的人,面子当然要给的。王伦随众人鱼贯而入,只做无名龙套,拜礼之后坐邻七位,然后仔细打量那个儒雅散发香气的老来俏。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