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1章 挖到了窑址_重生13,从大拆迁寻宝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1章挖到了窑址

  自从开始挖第三层土后,去余粮洲那边的渣土场探测寻宝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原因无它,三层土,深度7到9米,基本上都是沙土混合土,没啥东西。

  毕竟目前整个城市周边的土场很多,能去的地方不少。

  下午逛了几个土场,只是在一处看上去是黑色淤泥混合有少量砖块的土层里面,探测出来了二十几枚钱币以及少量的杂件。

  从钱币的年代,宋代到清代来看,说明这处地方挖的位置很大可能是古井。

  除了井,很少这个深度还会有东西的。

  钱币没有特别好的,都很普通。

  杂件里面有一个元代的铜秤砣很好,看着还刻有文字。

  元朝的秤砣,造型很奇特,像清代的冒顶,又有点像炸爆米花的机器,上面部分,有一段位置很粗壮。

  其实各個时期的秤砣,它们的样式都很不一样,这个就像秦汉时期的权,它们大多都是莲蓬形。

  说着话,两人去了工棚。

  “是啥东西?”

  时间依然在忙碌中悄无声息的过去。

  刚走到靠近沿江大道东南角余粮洲大桥方向时,一名在工地做事的姓叶的小工拦住了他。

  (武元胜之前经常去的鱼塘方向,那处渣土场,挖机取土的位置,大概在二米厂防空洞附近。)

  下午去,他也是想碰碰运气,毕竟老城区是存在古井的。

  这是很多普通人的真实写照,都是为了后人过得更好!自己的父亲武靳义,不也是想着在为他多多奋斗吗。)

  “武老板,我捡到了一些东西,你跟我去一趟工棚,我拿给你!”

  期间他还抽时间,去老城区各个承建商挖土的具体位置都看了一遍。

  拿出烟来,递了一根给他,武元胜随口问了一句。

  (在外面这么多年,他发现了一个规律,大多数的小工,主要是农民工,不管是做工地的或者考古的,以及做其它行业的,年龄差不多都是五十多岁。

  目前已经在挖第三层的渣土,这处土场没有多少物品,他才又去了其它的土场转悠,寻找更多的机会。

  每个区域所倒土的地方,倒在了余粮洲具体的哪个渣土场,他都知道。

  “一些碗、罐子,壶,你看了就知道了!”

  “行!我跟你一起。”

  (还有其它的生活用品,包括衣着风格,人的精神面貌,文化气息,在不同的时代,也都不同。)

  挖第二层土的时候,武元胜基本上都是在鱼塘方向的那处渣土场探测寻宝捡取物品。

  拦住他后,叶师傅很直接的对他说道。

  挖得深了,就能把井挖到底,遇到了机会,一样能发现比较好的物品。

  这小工年龄五十岁左右,之前在挖二层土的时候,还卖过他一些瓷片。

  有句话说的是:“年龄大了,反而更要努力奋斗了!”

  这天中午,从渣土场返回,准备回家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