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颖的拍摄方法,《那些年》选角_千禧大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了一条路。

  半个月内,吴渊和道具组就拿出了一个方案:LED灯箱方案。

  这个方案的做法需要搭建一个布满LED的集装箱。

  简单的说,就是制作一个六米见方的灯箱,在其内部打出虚拟场景的画面,照亮身处其中的演员的脸,匹配演员的主观视角。

  在LED灯箱内部,CG环境跨越整个墙壁和天花板,模拟地球的反射光以及场景反射光照亮演员,并为演员提供视觉参考,让他们觉得他们是漂浮在太空中。

  这一别致的方案,可以直接把将要用于合成的虚拟环境光拿来照亮演员的脸。

  也就是说,演员在灯箱中,四面的LED屏幕上都会显示出太空的景象和光线,这样既能够让他们脸上打到的光,和电影剧本中的样子相符合,到时候好做后期。

  还能够帮助两位演员入戏,让他们多少有点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可比对着四面绿布演戏来的容易多了。

  打个比方,比如这场戏要拍太空望远镜被卫星碎片给击中产生爆炸的戏,那就直接在灯箱内部的LED屏幕播放这段戏的CG画面。

  这样主角身处其中时,脸上就会倒映LED屏幕投射出来的爆炸焰火,效果满满!

  只是要做到这点,必须得让特效部门先把这部分的CG特效画面给做出来,完全渲染好,然后再放到LED屏幕上,演员再实拍。

  一般来说,任何一部特效电影,都是先搭绿布拍摄,然后再做后期特效合成,从来没有过先做特效画面,然后再实拍的。

  但到了《地心引力》这,就要创造这个第一次了。

  这对华夏电影行业来说,绝对是一件新奇的事情。

  从来都是好来坞特效技术引领世界风潮,全球其他国家的导演纷纷学习好来坞是怎么使用电脑特效的。

  现在,华夏电影居然开创了一种新的拍摄方式!

  在吴渊的构想中,剧组先要把部分CG特效镜头给做出来,然后再让演员身处合成的虚拟环境之中,再进行正片的拍摄!

  不经意间,他居然摸到了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拍摄手法,这可太超时代了。

  就是想要尝试这种新颖的拍摄方法,需要先等等。

  做这么一个六米长宽的LED灯箱,不但耗资巨大,而且还需要时间。

  道具组最起码要一个半月才能做好这玩意。

  吴渊也不得不临时更改了拍摄计划,将所有太空外景的戏份,全都排到了后面拍,前期先主要拍摄在空间站内景的戏份。

  这样一来,除了巩利之外的其他演员,全都暂时不用来开工了,吴渊还得和他们重新修改合同。

  毕竟本来王学祈签的合同里的拍摄档期是10月到11月的,现在可能要改到12月到1月,这些都需要协调。

  还好,王学祈今年档期很宽裕,人也比较好说话。

  在重新修订了演员的拍摄档期后,停摆了半个月的《地心引力》剧组,再次重新开机。

  只是这次重新开机,受到的关注就不是很大了。

  吴渊也不在意这些,在怀柔影视基地的两个摄影棚内,开始了巩利的独角戏拍摄。

  作为国内第一,而且是文戏第一的女演员,和巩利合作绝对是很轻松的一件事。

  都不需要他怎么讲戏,巩利对剧本就已经有了很深刻的理解。

  《地心引力》的故事很有深度,还带有一些哲学意义。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