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章 再去鸽子市场_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呼”的一声,

  一块泥巴擦着钱胖子的肩膀,狠狠砸进树杈之间,哗啦啦的又是一阵碎响

  等到韩晓康和钱胖子进了树林,那家伙只往卖鳝鱼泥鳅,还有活鱼的地方钻。

  这个时期,要想把活鱼运到市场上来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主要是没有一个好的容器,用来装水养鱼。

  可这也难不倒极富创造力的广大群众,信不信他们就用一担箩筐,照样能挑着水、挑着鱼来卖?

  这种罗筐,在编织的时候特别弄的细密,以粗粗的竹片为骨架,细细的篾条之间编织的非常的密实。

  而且他们在编织的时候,还会不断的加入棉花、碎布纤维,以尽量减少蔑丝之间的空隙。

  等到箩筐编织好了,再反复的刷上桐油。

  这么不停的刷油,不停的阴干。

  过上几个月之后,哪怕在这对罗筐里面,把清水装的满满当当的也不会滴漏。

  钱胖子看见箩筐里的鱼开口问,“几分钱一斤?”

  那人回答,“公家人,你可真会开玩笑,我这可是刚刚从池塘里捞出来的新鲜草鱼,怎么可能才几分钱一斤呢?”

  “看样子有30斤吧,1毛钱一斤,我全要了。”

  钱胖子微微抬头,借助树林间隙之间那点些微的光芒,看着那汉子说道,“老乡啊,我劝你还是早点脱手.对吧?”

  那人难堪的挠挠头,“公家人,这种玩笑可开不得,这鱼,都是河里捞的。”

  钱胖子微微一笑,“看破不说破。我劝你,还是赶紧挑到餐饮服务社去过称吧!

  鸽子市场上过称那1毛钱,我帮你出了别耽搁,待会儿天亮了,万一有你们生产队的熟人过来.嘿嘿。”

  那人稍稍犹豫了一下,随后默不作声的挑起担子就走!

  至此,站在一旁的韩晓康,算是看出来一点名堂了:卖鱼这汉子的鱼,绝对不是在河里捞的。

  他肯定是从生产队的池塘里,趁着凌晨鱼群冒头吐泡泡的机会,去池塘里“顺”出来的。

  在这个时期,谁还买得起渔具去河里捞鱼啊?

  这倒不是说生产队的社员们,个个都穷的买不起化纤鱼网。

  而是即便他们一狠心、一咬牙,买了一副渔具回家,那也相当于是请了个大麻烦回去:今天左边的邻居来借,那要不要借呢?

  明天二舅家又打发小子过来,说要用一下渔网,这又怎么能推脱?

  买一副化纤渔网价格不菲,而且还很容易被水里的枯枝、杂物划破。

  使用的频率多了,渔网很容易就坏掉了.要是把买渔网的钱,分摊到1斤渔获上面去,其实渔网的折旧成本,还是很高的。

  所以在生产队里,其实很难碰得到谁家有一副好的渔网。

  再加上城镇居民,他们每个月供应的菜籽油只有2两8钱3,哪有多余的油,用来做鱼吃?

  但是没有油的话,这些河鲜本身的腥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