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_汉武挥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时束手束脚。

  皇帝刘彻再三深思,觉着直不疑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故而暂缓推行。

  孔仅作为汉廷近二十年来最重要财经官员之一,又深得皇帝信重,故在外放岭南后,才敢于请旨,将岭南郡府作为试点,增设招商局。

  皇帝刘彻觉着此举可行,岭南郡确实是最适合的试点。

  一者,岭南郡辖地虽是广袤,然治下仅有五座大城,若不算外来的商贾工匠和囤驻的边军,册籍在簿的本地属民尚不足三十万。

  二者,朝廷暂时无力大举开发岭南,又唯恐岭南再出个如昔年赵佗般的割据势力,故也不欲在岭南囤田垦荒,使得岭南属民现今多以营工营商为生,本地农人耕作出的粮食,也仅够维持当地官民所需,边军的粮草则每岁从其他郡县转运来。

  岭南郡要发展,现今只能自食其力,不能指望大农府从国库拨下大笔款项,毕竟江南郡县的开发才是当务之急,更为重要的是,岭南郡的发展暂时只能偏向工商业,且不得从其他郡县大举迁徙百姓入籍岭南。

  摸着石头过河或许有些危险,然现下的岭南郡与其余汉郡相较,无疑是个地广人稀的“小溪流”,即便闭着眼睛,摸石头趟水,摔倒了也淹不死人的。

  若试行失败,对大汉无关痛痒;若试行成功,并逐渐摸索出可推广至各郡县的完善官制和律法条陈,那无疑就是为大汉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没有民间资本的支撑,光靠国库岁入想要在大汉快速推进工业化,那无疑是脱离实际的。

  大农府固然可以创设诸多产业,然那就相当于后世华夏的国企,非但有违“不与民争利”的汉室治国理念,亦会造成工商业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形成国家垄断。

  盐铁和采矿等极为重要的战略型产业虽可官营,然更多阖待发展的产业却还是要鼓励世家权贵或民间商贾参与其中的。

  要搞就搞有大汉“特色”的“国家”资/本/主/义,嗯……有些话放在后世华夏有些犯忌讳,便连写在历史小说里的要担心被举报的,懂得人就懂,不懂的就算了。

  于是乎,在朝廷正式在岭南郡加置增翊县的同时,也下达了在该县试行增设招商局的政令。

  是的,除却增翊县,岭南五大城也未获准增设招商局。

  饶是如此,岭南太守孔仅已是大喜过望了,盖因皇帝陛下特意谕示丞相府,准允孔仅自行选调增翊县招商局的属官,呈报长安公府核鉴无虞后,便可拔擢就任。

  孔仅在大农府任官十余载,且历任诸府司主掌仆射,自是培养了不少幕僚性质的辅官,类似后世的政务官,而非事务官,却又是有俸无秩的仆射僚属,也没甚么实权,与丞,长史和尉等有正式官秩的佐官是不同的。

  孔仅外放岭南后,这类辅官僚属也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