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6章 凌一农教授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6章凌一农教授

  “订规矩、立标准、重品控、留利润;定规矩,要一碗水端平,对每个村民一视同仁;立标准,是对收购的农产品外观、大小、品质、甚至成熟度统一标准,不达标的要么不收,要么就统一降价销售;重品控,从收购、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要把握好,让消费者拿到收上的产品没有太大损耗和质量问题;留利润,扶贫先扶己,要想帮助别人你必须得自己吃饱,给自己留足够的利润才能扩大生产、做大做强,才有机会帮助更多的人,同时也要给农民留够利润,不能让人家辛辛苦苦一整年,最后却没赚到钱!”李耒细细给邢书望解释。

  然后又用惠农扶持的洋蓟出口项目做对比,“比如我们惠农在天南省搞的洋蓟种植项目,收购的时候不管是谁家送来的,都不看人情一切拿质量说话,该是几等品就是几等品,该是什么价就给农民什么价!而且我们在收购后还会重新进行评定,要是发现收上来的产品质量和报上来的不统一,那就要追究收购人员的责任,我当年也是跟我爸一起去交过公粮的,很清楚里面的门道。”

  邢书望点点头,他也知道过去收购公粮过程中的猫腻,检测员往往喜欢压低粮食品级档次,一方面是为了从农民那里获取好处,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赚取不同品级粮食的差价,公家单位都有的事情,民营企业肯定也避免不了。

  好在惠农由李耒说了算,做事情没有体制内那么多顾忌,谁要是不服气让他滚蛋就是,所以要是采购人员报上来的产品质量比实际的差,那肯定是要受惩罚的,报上来的产品质量比实际的好也不行,因为这么做乍看起来是为公司省了钱,然而却打击了种植户的积极性,说不定明年再想收购这么多的好产品就没有了,那么卖到国外的价格也会下降,这样的话还是会影响惠农的利润。

  “只要我们做事公道,又有明确的标准,而且已经给种植户传达清楚,那么他们为了多赚点,就会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稳定地给我们提供优质产品,可要是你为了赚钱就开始糊弄,那老百姓也会糊弄你,最后这一行就做不下去了。”三聚氰胺奶粉不就是因为这样么?

  各个乳业公司为了争夺市场,忽视或者说是故意放松了对奶粉质量的管控,以求获得更多的奶源,散养户便有样学样开始给牛奶里面加三聚氰胺,奶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起来他们短期内多赚了钱,可一旦事件曝光,迎来的就是整个行业的崩塌,甚至还连累了其它品牌,国产奶粉一时间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种影响直到十多年后还未全部消退。

  “另外要提高农产品的标准,也不只是种植户的工作,我们惠农还做了许多事情,首先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