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0.【一更】_[明朝]科学发展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俗话说,人越是得不到,就越会眼巴巴的、挠心挠肝的想要那样东西。

  而如果在得到不久以后突然失去,类似的感觉会以数倍叠加。

  就比如说皇位。

  朱厚熜原本都安心做一个藩王、乐乐呵呵的过一辈子了。

  谁能想得到,他的表哥朱厚照就这么无儿无女的一命呜呼,杨廷和还就这么不偏不倚地跟张太后挑中了他,让这位还在湖北安心划船啃藕的藩王一脸懵的进了京。

  正因如此,在他龙椅还没有坐热,刚找到点杀伐决断的感觉时,猝不及防的穿越和巨大的认知落差,直接让朱厚熜一度陷入了绝望之中。

  要知道人的骄傲和自信一旦在现实面前击碎,很难再拼接回来。

  当他颤抖地读过一行行的文字,去触碰先进而又开放的现代世界,去感受新时代的文化和制度的时候,那种格外渴望逃回安全区的情绪让人只觉得煎熬。

  所以在北京的十几年里,他前半段时间都在靠学习和沉睡来处理崩溃的内心。

  可是对于回到权力中心,不再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心情,是从未消散过的。

  相比之下,几个孩子则完全不是这样。

  古代的皇子,要么因为接触权力太晚,前期挠心挠肝想要争取,而做出许多过激的事情——比如康熙家的太子或者李世民。

  而接触权力太早,比如康熙本人,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虞璁当时在兼职奶爸的时候,一直小心的控制着他们认知的阈值。

  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

  既要让他们能够感觉到,这个位子的神圣和重要,又不能让他们觉得,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如果想要得到就得干掉所有人。

  从当年带着两个孩子南巡开始,到所有孩子都跨过十岁的门槛,虞璁就开始想着法子,让他们参与到这个世界里,不做两眼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而是去深刻而又清晰的去认知这个宫廷。

  就比如说,十二岁开始,所有孩子都可以自由的选择,去八部或者大学里打杂。

  现代的孩子要接受全面的基础教育,政史地理化生都是古代两千年智慧和历史的结晶。

  可是现在,也就是嘉靖年间,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萌芽——还不如让他们去学点实际的东西。

  虞璁做的事情,实际也是在给皇嗣这两个字去神圣化。

  如果只是放一个孩子去六部,可能还会让一群大臣趋之若鹜,把那位当亲儿子亲闺女一样百般疼爱。

  但是如果结合阵营制度和六个孩子全部空降,事情就会好办的多。

  ——他们虽然难以感受到办公室政治的种种复杂气氛,毕竟也没有人敢给这样身份特殊的小孩子使绊子,但是也可以实际的接触每个部门的工作流程,去参与到各种繁琐但是新奇的事情中来。

  而这,也是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的第一步。

  朱载基作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