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4章 寒心_迷茫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微微沉吟,他才欠身道:“恩师训诲,学生必定铭记在心,学生上疏之时已做好辞官的准备,如今恩师重掌内阁,学生若能回漳州专心打理农学院自然更好,不过,南京西南两城的赈济,鱼台两府六县的赈济事关朝廷声誉和彩票的声誉,实不宜半途而废,再则彩票事宜亦需可靠人手打理,恩师能否让周志伟三人来接手?”

  鱼台两府六县的赈济,张璁倒不怎么上心,但南京西南两城的赈济他却不得不上心,原本他还担心胡万里乘机撂挑子,准备好好游说一番的,听的这话,他不由大为放心,胡万里如此提议,分明是给周志伟三人起复的机会,断不会撒手不管,当下他便微微颌首道:“周志伟三人此番倒是因祸得福了。”

  说着,他微微一笑,道:“皇上为解百姓之苦,曾在宫中设坛斋醮祈求上苍降下抗旱抗寒农作物,长青若是能够将寻到的抗旱抗寒且耐贫瘠的农作物推广天下,不仅是奇功一件,亦能借此重塑名望。”

  “恩师放心。”胡万里欠身道:“学生饱食暖衣,出仕为官,自当以天下为己任,便是为天下苍生着想,亦会殚精竭力尽快推广抗旱抗寒耐贫瘠的农作物,不过,农学院初建,人才匮缺,要想全面推广,三五年之内,学生实无把握,怕是得十年光景才会有小成。”

  听的这话,张璁不由微微点了点头,含笑道:“十年不过弹指间,若能在全国推广抗旱抗寒的农作物,长青必然青史留名,不过,皇上和为师都不可能让长青在漳州滞留十年之久,三五年都是奢望,眼下正是你们一批同年三年考满之期,可有适宜的人选要调往农学院?”

  见张璁有意示好,胡万里自然不会客气,虽说农学院如今还有个孙光辉,但孙光辉是龙溪知县,不过是兼着打理农学院而已,再说,日后农学院肯定是要在京师在江南设立分院,要的是人手,如此好事自然不能便宜别人,微微沉吟,他才道:“学生如今是恶名在外,一众同年未必有人愿意来协助学生,恩师不妨征询一下蔡克廉、黄正色、李良三人。”

  张璁微微点了点头,以胡万里眼下的名声,确实没什么人愿意跟他搅合在一起,不过农学院是嘉靖较为重视的,容易出成绩,能在农学院任职,日后升迁起来容易的多,胡万里所说的这三人与他在京师观政之时往来较多,倒是有可能愿意去。

  不过,听胡万里的口气,竟似三人都想要,一个农学院要那么多人做什么?再说这三人都是正七品,农学院已经有了一个监丞,难不成还设四个监丞不成?微微沉吟,他才道:“若是三人都愿意协助长青呢?”

  胡万里微微一笑,道:“大明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甚大,要在全国推广抗旱抗寒耐贫瘠的农作物,仅有漳州一所农学院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若是三人都愿意来,还恳祈恩师一并调来,再则,如此亦显的朝廷对农学院的重视,更利于农学院的迅速发展。”

  “行。”张璁爽快的道:“不过,长青年后的上个折子要人。”(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请收藏:https://m.mht56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